电脑科技媒介与人机关系基德勒媒介理论中的电脑.PDF

电脑科技媒介与人机关系基德勒媒介理论中的电脑.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脑科技媒介与人机关系基德勒媒介理论中的电脑

7 2 33-62 2017 7 DOI: 10.6123/JCRP.2017.014 電腦科技媒介與人機關係: 基德勒媒介理論中的電腦* 林思平** 摘要 關鍵詞:基德勒、電腦、數位科技、科技媒介、軟體 * ** Email: szuping@ 2017 2 20 2017 5 14 34 JCRP, 7(2), July 2017 壹、前言 本論文旨在討論德國媒介學者基德勒對於電腦科技媒介的理論發展與相關 評述。19 世紀末以來的科技進程,從類比時代聲音影像的高度發展,到今天數 位時代電腦全面進入人類的生活,科技與媒介在人類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越發重 要。關於科技媒介(technological media )的思考、以及人類與機器的關係,成為 人類必須面對的課題。 從過去到現在的討論當中,關於科技人們尚難有定論,相對而言確知的是 人類自身的有效性,預設人類具有一個完整的自我,將人類的存在視為必然。此 關於人之生物性、機器之人工性的文化區分概念,對於媒介研究、科技研究、 傳播理論與文化研究等領域具有顯著的影響。在關於科技/人類關係的思考當 中,以人作為出發點的人類中心詮釋是一主要論點。例如科技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簡稱SCOT )關注科技從被發想到被淘汰的社會歷程, 強調所有的社會團體對於科技的形式、使用與意義都具有不同的影響力,對於科 技以及科技的特質,也具有不同的理解。與科技社會建構論相關的科學知識社會 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簡稱SSK )採用民族誌與文本分析的研究 方法,探究人類理解科學的方式。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簡稱 ANT )則將人類與非人類(如機器等技術性人造物)的連結,納入對科學與科技 實踐的理解,意謂著人類行動者與非人類行動者共同組成異質性的網絡,彼此建 構。這些科學與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簡稱STS )觀點所具 備的一個共通點,在於強調科學與科技是特定文化/歷史/地理時空下的人類產 物,科學與科技本身即是社會實踐;科學與科技的發展被社會形塑,雖然同時也 可能形塑社會發展 (Bell, 2006) 。 上述理論觀點也是與所謂科技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的折衝對 話。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作為一般認為是科技決定論的代表性學者, 提出「媒介即訊息」:任何媒介對個人、社會造成的影響後果,來自人類或科技 每次具備延伸發展時,便為人事物導入新的規模層級。他並提出「媒介是人類的 延伸」:媒介控制了人類的感官,不同的媒介決定人類不同的感知形式,成為人 類感官的延伸、人類經驗的替代義肢,擴充了人類身體的能力,進一步影響文化 和文明(McLuhan, 1964 /鄭明萱譯,2006 )。但麥克魯漢此所謂科技決定論, 仍然是人類中心的詮釋─人類與其感知作為出發點,而媒介成為人類的延伸。 在此思維脈絡中,關於科技主要仍從人類中心的觀點進行思考。 7 2 2017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