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凤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书.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凤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书

2011年凤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2月28日在凤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马延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市振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圆满完成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2.8亿元,同比增长3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0亿元,同比增长99.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74亿元,同比增长4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2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102元,同比增长27.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207元,同比增长16.6%。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0户,总数达到30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1亿元,同比增长30%。深入实施“百日项目攻坚战”,首钢硼铁综合利用、尖山沟金矿综合开发、凤辉扩能改造、辽宁华隆电动助力转向器、辽宁承业异地建设等一批上亿元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6个,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35个,超亿元项目13个。全市工业新产品开发75项,极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机械加工、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企业改制稳步推进,8户企业破产终结。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开展大型招商活动7次,成功举办“中外百名企业家走进凤城”系列活动。引进山东招金、华润集团、中国晶牛等全国知名企业入驻凤城,中房集团东汤温泉开发、台湾沛恩集团蒲石河和鸡冠山旅游开发等项目已完成注册并开展规划建设。预计,全年引进内资80.1亿元,同比增长116%;外资6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7.6%,洽谈签约、到位资金、开工项目规模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努力克服外贸出口不利形势影响,出口创汇74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6%。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现代产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新增基础设施融资2亿元,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5000万元。全年新建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整理土地近4000亩,凤凰大道、园区路网、环岛等工程进展顺利,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主框架基本形成。现入驻企业5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1家。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完成规划编制,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城镇亮化绿化等工程加快推进。全年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房地产总开发面积8.9万平方米,平台效应初步显现。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大灾之年粮食总产量仍然实现17.5万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县一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肉鸡出栏4200万只,板栗嫁接35万亩;小浆果、山野菜、食用菌实现年度新增目标。设施农业面积大幅增加,标准化进程全面提速,新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新建标准化种植小区52个、畜禽养殖小区80个、淡水健康养殖示范区8个。新增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总数达到63家。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植树造林8万亩,实现倍增计划。实施重点农建工程40项,成功举办省、丹东市秋季农建现场会,再夺“大禹杯”。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整合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业总收入再创新高。实施凤凰山、东汤温泉等重点景区景点改造升级,完成蒲石河、鸡冠山景区概念性规划,石城锅头峪生态园和刘家河奇石峡漂流实现试运营,大梨树村获“中国农业公园”称号。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完成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商品房销售额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44%。商贸物流更加活跃,新凤城宾馆开工建设,华日龙大酒店完成改造,城北物流一期工程和辽东烟叶物流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消费市场更加繁荣。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进一步加强城市科学规划管理,完成城东新区、草河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文体景观长廊项目开工建设,河畔明珠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投资2000万元,基本完成市区内主干路、巷路的路面摊铺和修复工作。提级改造县级以上公路134.2公里、桥梁15座356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油路17.3公里,丹通高速、沈丹铁路客运专线项目有序推进。治理改造二龙河、草河河道5.9公里,新增城市绿地、水面13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验收达标并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