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训练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古文训练 桃花源记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华夏儿女喜迎各国嘉宾,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 ”来诠释这份情怀;当奥运圣火熄灭时,四方朋友依依惜别,我们可以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 ”来相互慰勉。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 ”,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 3、 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3分) 4、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问话的事渔人,也有人认为是桃花源人,你同意那种说法,请以课文为依据说明。 5、 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 7、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8、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1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13.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14、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悉如外人(熟悉) C.便要还家(邀请)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15、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诣:对、向 D.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 D.来此绝境 1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人人劳作、人人平等,生活安定、民风古朴的桃花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B.该文语言凝炼优美,很多语句已凝固为成语而沿用至今。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髫”等。 C.本文按照武陵捕鱼者无意发现桃林,意外撞入桃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课件-冀教版.ppt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生物-第二学期(试验本)第4章第四节-生物的分类1教案-上海版.doc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动物的食性与合理喂养教案-冀教版.doc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综合测评-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课件-冀教版.ppt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济南版.doc
-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生物-第二学期(试验本)第4章第一节-植物课件-上海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