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测控优化训练-冀教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测控优化训练-冀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测控优化训练-冀教版

第四单元 16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滹沱(tuó) 萃(cuì) 涪万(bèi) B.花卉(huì) 悯蚕(mǐn) 贾思勰(xié) C.黄宗羲(xī) 瀛洲(yínɡ)循环(xún) D.馨香(xīn) 觳文(hú) 相得益彰(zhānɡ) 提示:A项中的“涪”应读“fú”。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治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置。 B.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C.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密秘。 D.春未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提示:A项“治理名言”的“治”应为“至”。B项正确。C项“秘密”应为“秘密”。D项“春未”的“未”应为“末”。 答案:B 3.写出下列诗句的作者或补充上下句。 (1)_______________,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 (2)“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这是_______的诗歌。 (3)“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这是_______的诗歌。 (4)“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这是_______的诗歌。 (5)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6)______________,六亿神州尽舜尧。 (7)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答案:(1)离离原上草 春风吹又生 (2)李白 (3)李益 (4)刘禹锡 (5)春风又绿江南岸 (6)春风杨柳万千条 (7)春风不度玉门关 4.填空。   竺可桢,_______人,我国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他在_______学、_______学、资料考察、科学普及等方面都有建树。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和_______合著的《物候学》是他的科普创造思想的代表作品。《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选自_______。“唐宋诗中的物候学”说的也就是从_______这一特殊领域,介绍物候学知识。 答案:浙江上虞 科学 教育 地理 气象 宛敏渭《物候学》 唐宋诗歌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指互相配合得很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 B.觳文:历史上一种汉字的形式。 C.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D.推敲:指写文章时对文字和思想感情的斟酌。语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提示:B项“觳文”指绉纱的皱纹,比喻水的波纹。 答案:B 2.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一项(  ) A.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鸟语花香,雄鸡晓唱 D.萃天地之清气,极造化之大观 提示:根据“物候”这一概念便知。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 答案:D 3.阅读下列诗句,结合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涵的物候现象。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提示:结合“物候”概念和学过的课文做题。 参考答案:(1)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 (2)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 4.“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本质”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根据全文中心“物候”这句话所在的上下文以及课文第2段倒数第四行“大自然的本质,即大自然的规律”字样可推出“本质”一词的意思。 参考答案:“本质”一词的意思是自然规律。 5.“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语言”用了什么修辞?“语言”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紧密结合课文理解“语言”的内涵。 参考答案:拟人。“语言”指自然现象。从某种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就是物候,显示了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6. 下面四首诗,不含有对物候歌咏的一首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B.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杜甫) C.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 D.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陆游) 提示:A、D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