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时记趣》教学实录
《幼时记趣》教学实录
苏州外国语学校 徐余忠
《幼时记趣》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落实了字词篇章的翻译及“读通”的任务。本实录为第二课时教学,主要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认识观察与想象的关系;体会作者幼时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情感,做到“读懂”。
[镜头回放]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回响着快乐的旋律;童年也是一本漂亮的故事集,记载着无尽的趣事。清人沈复在向我们介绍他的快乐童年生活时,说自己童年“时有物外之趣”,谁能说说 “物外之趣”(板书)是什么意思呢?
生:“物外之趣”的意思是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师:为了说明这一点,那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童年的趣事呢?请大家自由大声读完课文后,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生:写了用烟喷蚊子、在山林中游玩和打蛤蟆三件趣事。
师:大家觉得三件事有趣吗?
生:有趣。
师:日常生活中,你们喜欢蚊子吗?
生:当然很不喜欢,总悄悄的吸人血,又疼又痒。
师:如果你用烟喷蚊子,你最想得到什么结果?
生:把蚊子喷昏,然后弄死它。(大家笑)
师:对呀,蚊子是害虫,遭人讨厌,本无什么有趣之处,可怎么觉得有趣呢?
生:他把烟当做云,把蚊子当作鹤,把蚊子在烟中飞鸣比做了“鹤唳云端”,所以觉得有趣。
师:那你觉得这个“趣”是体现在蚊子 “冲烟飞鸣”,还是蚊子像“鹤唳云端”呢?
生:趣在烟雾中的飞鸣的蚊子都像“鹤唳云端”。
师:那这个趣是体现在物体本身,还是“物外”呢?
生:物外。(生齐答,微笑,似有所悟)
师:既然“趣”体现在物外,那刚才概括的“用烟喷蚊子”还恰当吗?
生:不太恰当,我觉得这样概括:观看蚊子飞鸣像“鹤唳云端”。
师:意思有了,还欠简洁。
生:我觉得可以再简洁地概括为:观蚊如鹤(师板书)。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我们在一起看看另外两件事概括的恰当吗?
生:“在山林中游玩”概括的不好。因为不是作者真的身在山林,而是他在花台边因为观察花草和昆虫入了神(师板书:观察),忘了自己,所以很自然地把细小的花草和土砾想象成了山林(师板书:想象),他好像在其中游玩。
师:哦,看来不是“身游山林”。
生:是“神游山林”。(大家齐答,微笑,师板书)
生:这里的山林不是真的山林,是想象的,所以要在山林上加上双引号。
师:很好,你考虑问题真周到。
生:我觉得“打蛤蟆”是三个字,与“观蚊如鹤”、“神游山林”不对称,改为“鞭打蛤蟆”比较好。(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这里的“鞭”什么意思?
生:鞭子。
生:不对。因为“鞭打”是用鞭子打的意思,所以“鞭”应该是用鞭子的意思。
师:你说的很对,那以此类推,课文中“鞭数十”的“鞭”应该是——
生:用鞭子打的意思。
师:同学们悟性真不错。“鞭”字的词性在这里不再是名词,而变成了动词,这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以后我们还会经常遇到的,请大家多留意。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我倒有点纳闷了:蚊子咬人,是害虫,作者不打;而蛤蟆类似青蛙是益虫,作者却鞭打,这个沈复小时侯真是淘气,有点不知道好歹啊!(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老师不应该责怪作者,因为作者生活在清代,他小时候可能还没有科普读物呢,(大家笑)他不分害虫还是益虫,只要好玩就行,这正是说明了作者很单纯、很天真。
师:(幽默的)哦,天真不是错误。(大家笑)
生:我认为作者打蛤蟆有两个原因:一是蛤蟆长得太丑陋了,把作者给吓着了;二是作者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虫子打架,看得正带劲的时候,蛤蟆突然窜出来把两只虫子吃了,害得他看不成好戏了,所以很生气。
师:说话可要讲根据呦!大家说说这两个“鞭打蛤蟆”的理由能站得住脚吗?
生:能。
生:课文中“呀然惊恐”一词就表明了作者当时很害怕。
生:作者能把在烟雾中飞鸣的蚊子比作“鹤唳云端”,能把从草当作山林,把虫蚁当作野兽,把土砾当作丘壑,说明作者很有想象力,他这个时候看两只虫子打斗说不定正想象它们之间正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好像在看戏一样呢。“方出神”表明作者看得兴趣正浓,现在蛤蟆冒出来突然坏了好戏,就像看好玩的动画片突然停电了,当然很生气了。(大家笑)
师:恩,理由充分。对了,作者“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说明了他又有了“物外之趣”,正像你说的“说不定它们之间正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可是作者并没有像前两件事那样把它说明白啊,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观二虫斗草间”可能会有怎样的“物外之趣”呢?
生:作者可能正把“二虫斗草间”想象成两个大力士在草地上摔交呢。
生:作者说自己会“以虫蚁为兽”,所以他可能把“二虫斗草间”想象成了一只大狮子和一只老虎为了争猎物,正在山林里互相撕咬呢。
师:(幽默的)哦,那可是场重量级争霸赛!(大家笑)
生:作者可能想象成了妈妈正带着孩子在公园里做游戏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