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洲中世纪的农业
欧洲中世纪的农业革命--------欧洲领先世界的起点
[博客帖]
文章提交者:zwlzwlzwl9 加贴在 世界历史 铁血论坛 /bbs74-0-1.html
近年来 ,西方经济史学家在对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进行考察时 ,眼光不再仅仅盯在 1 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 ,而是穷根溯源 ,把工业化的历史研究引到“前工业化时期”。经济史学家们渐渐意识到英国工业革命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发展过程 ,而且与前工业化时期=欧洲的农业革命密切相关。
自中世纪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农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稳步提高 ,直接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使欧洲特别是英国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 ,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 ,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从物质上支撑西欧文明的荣誉属于扛着锄头的人(Man with the Hoe)——农民。然而令人惊诧的是,直到1050年,大部分西欧的农民还不曾拥有一把锄头或类似的工具。流传至今的加洛林时代富有庄园的农具清单中,金属工具极为稀少,甚至木制工具亦极为难得,大部分农民只能依靠父母赐予的一双徒手来与自然格斗。在1050年-1250年两百年的时间里,这种局面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场农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西欧的自然面貌,并为欧洲人提供了空前丰富的粮食。
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大多数在11世纪中期之前业已具备。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地区的转移。从英格兰南部到乌拉尔山之间的大部分欧洲地区,是一片巨大、湿润、极为富饶的冲积平原。罗马人未能耕种这片土地,因为他们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统治,这片地区距离罗马人的文明心脏显得遥远了一些,罗马人也未曾拥有耕种这片土地的适宜工具和方法。直到加洛林王朝时期,对这片冲积大平原的殖民和耕种才真正开始。加洛林人蜂拥西欧和日耳曼中部地区,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定居点,并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中尽情试验新的工具和耕作方法,这无疑是加洛林时代其他各项成就的力量之源。然而和平十分短促,发展的势能未能有效地累积,十世纪外族入侵的狂潮过后,欧洲人不得不再一次系统地开始发掘北方土地中的潜在能量。在西欧文明中心地带的英格兰、低地国家、北部法兰西、日耳曼,富饶的土地正等待着他的主人用汗水和智慧去浇灌。
农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条件是宜人的气候。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我们虽未能如愿以偿地了解欧洲气候变化的详尽数据,但气候历史学家却可以认定在700-1200年之间的西欧,是一段“宜人时代”(optimum)。这一时期不仅平均气温要比以往略为温暖(最多有1摄氏度的提升),而且相对干燥。干燥的气候对于北欧这个土地偏湿的地区,是极为重要的对农业有利的因素,过去相对于南部的更为干燥的地中海地区,北欧往往因为土壤太湿而影响收成。这一“宜人时代”的证实也帮助解释了为何在一些地域,如冰岛,日后得到耕种的土地反而变少。(在这个北部冰海的冰山较少的年代,古代挪威人(Norsemen)也也乘机航行到格陵兰和纽芬兰,那时的格陵兰岛上,也许绿色的确比白色更多。)尽管气候上的“宜人时代”启于700年并贯穿了9、10世纪,老天的恩爱却无法抵消10世纪里外族入侵的糟糕后果。幸运的是,欧洲人及时搭上了气候变迁的班车,在和平再度降临之后把握住了天公作美的机遇。
10世纪以后,随着新兴封建关系确立和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有了极大进步,作物产量也有很大提高。我们可从耕作制度、翻耕方式与工具、作物品种、单产量等方面做一些了解。
耕作制度。为了恢复地力,中世纪欧洲的土地耕作制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续耕续休制(run-rig),即对一块地连续耕种几年后让其长期休耕。这种制度主要在居民点分散的山区实行。另一种是让一块地每二年或三年中休耕一年,习称为二圃制或三圃制,10世纪以后主要在平原丘陵地区实行。这种新的耕作制度相对过去的掠夺式粗放耕作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它作为一种休耕轮作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一种落后性,因为这种方式使现有耕地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二圃制就是把所有耕地分成两部分,轮流耕作,每年有一半的耕地处于休耕状态。三圃制则是把耕地分成三部分,每年有一部分休耕,两部分耕作,其中一部分是春季播种的作物,另一部分是秋季播种的作物。最初,各地都实行二圃制。13世纪后,三圃制开始在欧洲北部地区实行,二圃制主要在南部实行。在一些土地极为贫瘠的地区,甚至有三年中休耕两年的做法。翻耕方式与工具。土壤条件决定了西欧在犁耕土地时难以做到精耕细作。南部地中海地区土质松散,水分容易蒸发,为了保墒而不能进行深耕,只用轻犁对土地进行纵横十字形耙划而使土壤表层疏松,作物生长层的土壤大部分未翻动,因此其根系不能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北京市十二中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doc
- 海鲜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幻灯片.pptx VIP
- 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策略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VIP
- 某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理智与情感:爱情的心理文化之旅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03.1 20CS03-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docx VIP
- 2025年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职能要求模板参考(架构图可编辑).pdf VIP
-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