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合动力排放法规
GB/T 19755-2005 (2005-07-11发布,2006-01-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参照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2002年11月13日提出的ECE R83法规05系列的修正草案的建议(PROPOSAL FOR DRAFT AMENDMENTS TO THE 05 SERIES OF AMEND-MENTS TO REGULATION NO.83)中关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排放的部分技术内容;本测量方法是对GBl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的补充。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红雨、高海洋、钱国刚、赵春明。
GB/T 19755-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测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light-duty hybird electric veicl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曲轴箱气体排放、蒸发排放的测量方法,以及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 km/h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l8352.2-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 GBl9753-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GB/T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 18352.2-2001、GB/T 19596-2004的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 本标准中按照储能装置是否需要外接充电、车辆是否具有行驶模式手动选择功能,如表1所示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为4类。
表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
5 要求和试验
5.1 一般要求 5.1.1 对于容易影响车辆排气管排放和蒸发排放性能的部件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必须保证车辆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部件受到振动的情况下,仍能达到GBl8352.2-2001的要求。如果车辆的催化转化器系统中使用了氧传感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车辆在一定速度和加速度时,理论空燃比(λ)仍能有效控制。 5.1.2 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车辆,必须设计为适合使用GB 17930-1999所规定的市售无铅汽油。 5.2 型式认证试验项目 型式认证申报材料格式见附录A,试验结果报告格式见附录B。不同类型汽车在型式认证时要求进行的试验项目见表2。
表2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型式认证试验项目
5.3 试验描述 5.3.1 I型试验(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 5.3.1.1 可外接充电、无行驶模式手动选择功能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 5.3.1.1.1 试验应分别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5.3.1.1.1.1 条件A:储能装置处于最高荷电状态; 5.3.1.1.1.2 条件B:储能装置处于最低荷电状态。 I型试验中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的示意图参见附录C。 5.3.1.1.2 条件A 5.3.1.1.2.1 储能装置通过车辆行驶进行放电。车辆按下述要求在试验跑道或底盘测功机上行驶,直到满足放电终止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车速稳定在50km/h,直到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起动; 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起动发动机车辆不能达到50 km/h稳定车速,车速应降低到车辆能够稳定行驶,而发动机在技术服务机构和制造商之间确定的时间/距离不起动; ___________________按制造厂建议的行驶工况或方法运行。 发动机应该在自动起动10 s内停机。 5.3.1.1.2.2 车辆预处理 5.3.1.1.2.2.1 对于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采用GB 18352.2-2001中附录C的附件CA规定的2部(市郊)循环,按照下面5.3.1.1.2.5.3条的要求连续运转3个循环进行预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5SG522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屋盖05SG522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屋盖.pdf VIP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注水井测试资料整理与分析.ppt VIP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pptx VIP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措施.pdf VIP
-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ppt
- 专题07 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2020-2024年五年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解析版).docx VIP
- 狭窄性腱鞘炎的护理.pptx VIP
- 《GB+40875-2021油轮单点系泊作业安全要求》最新解读.pptx
- ZAPI(萨牌)控制器ACE2 重要参数以及调试步骤.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