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2课时 诗歌、文学与戏剧练习-岳麓版必修3.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2课时 诗歌、文学与戏剧练习-岳麓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2课时 诗歌、文学与戏剧练习-岳麓版必修3

第2课时 诗歌、文学与戏剧 一、选择题 1.“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A项是《诗经》中名篇《蒹葭》中的名句;B项是汉代司马相如为汉武帝游猎之事作赋;C项是唐代白居易《杜陵叟》中的诗句;D项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 答案:B 2.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下列对端午节的分析最全面的是(  )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体裁“楚辞” B.屈原的诗歌被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C.屈原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D.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人们尊敬和怀念屈原,不仅有他创立楚辞这一突出成就,更因为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A、B、C三项表述都不全面。 答案:D 3.(2010·江苏徐州模拟,4)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①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②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③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思》,④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他不可能研究过③④。 答案:B 4.(2010·山东淄博高二期末)某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代表作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 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者” 解析:“诗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是对杜甫的赞扬,故D项是错误的。 答案:D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解析:诗和词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文学形式,体现了社会上层的精神要求;而散曲和小说体现了城市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散曲和小说的繁荣体现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反映。 答案:B 6.(2010·江苏南通第三次调研)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取得长足发展。下列情况在清代作品可能有所反映的有(  ) ①家中摆有青花瓷、彩瓷 ②一男子因不留辫子遭到官府惩罚 ③一商人因穿绸衣被告发 ④有人开的票号倒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 D.③④ 解析:清代我国陶瓷业发展,青花瓷、彩瓷已经出现;清政府强迫人民留辫子表示归顺;清政府严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票号等金融机构。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A 7.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 8.(2010·镇江模拟)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我国戏剧发展的起源和成熟的标志,它们分别是(  )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别能力。我国戏剧起源于古代的傩仪;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剧的成熟。 答案:A 9.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 C.出现了专门娱乐的场所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事物原因的分析能力。南戏和元杂剧兴起的根本原因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B、D两项是元杂剧兴起的原因,C项是南戏兴起的条件,均不是共同原因。 答案:A 10.(2010·江苏南京模拟)《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  ) 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③戏曲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提取信息:清朝苏州人宴请宾客,都到戏园去,而且击牲烹鲜大宴宾客,因此,①②③都符合题意,④材料不能体现。 答案:D 11.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