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水混凝土顶棚施工技术质量保证
清水混凝土顶棚施工技术质量保证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清水混凝土顶棚的施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由于这项技术省去了抹灰工序,不仅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清水混凝土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使浇筑混凝土一次成型,是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更高,直接体现混凝土的观感上,不需要抹灰处理,顶棚表面直接刮腻子后,刷内墙涂料,即可达到装饰抹灰的质量标准。浅谈一下自己在施工中的一些体会。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1)工程质量的关键是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开工准备阶段,项目班子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推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施工队进入现场后,公司及项目班子要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创优责任制,层层分解指标,抓好落实,使责任落实到人。
(2)浇筑混凝土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各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依据,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钢筋班、木工班、混凝土班要做好自检、交接检,项目质检员及监理人员要对交接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监理在交接检记录上签字,现场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质量还要进行跟踪责任制,强化所有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
2.加强原材料的控制
对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2.1水泥
水泥是一种无机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加水搅拌后成塑性浆体,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能使矿质碎块粘结成密实整体。目前在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的水泥品种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同一水泥厂的同一年批次的水泥。
2.2粗、细集料
细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Ⅱ区级配,细度模数为2.4-2.6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1%,其他指标应符合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卵石或碎石,河卵石或碎石配制应采用5mm~25nun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0.6%,针片状含量不应大于3%,其他指标应符合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河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2.3外掺矿物活性材料
粉煤灰作为一种外加活性物材料来配制混凝土。粉煤灰的颜色反映含碳量的多少和细度,粉煤灰的颜色可以从乳白色变到灰黑色,因此对表观和色调要求严格的清水混凝土应选择浅色和匀质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的比重比水泥小,在混凝土振捣时,易于上浮,因此应控制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尤其是要求达到预期效果的清水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色差。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宜选用细度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规定Ⅱ级粉煤灰以上的产品,要求定供应厂商、定细度,且不得含有任何杂物。
2.4外加剂
可采用EA-1(2)普通型减水剂,要求定厂商、定品牌、定掺量。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经监理取样复试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封样”,以后进场的每批来料均与“封样”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色差的不得使用。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测砂子、碎百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一般选用减水率不小于12%,泌水率比不大于90%的高效减水剂。
3.施工工艺控制
3.1模板施工过程的控制
3.1.1模板选型及加固支撑系统控制
模板选用2cm厚胶合板,内衬2nun厚的聚氯乙烯硬优质板,采用环保万能胶辅助满面粘贴。这样混凝土几何尺寸能够得到保证,表面拼缝少,观感质量好,光洁度和平整度都好。
3.1.2模板加固控制要求
根据以下参数的控制来保证混凝土最后的平整度要求和观感效果。
3.1.3模板安装要求
钢筋吊运到模板表面上时,必须轻放,用木方垫起。
3.1.4 板设计时要制定拆模方案,确保模板易拆易用。拆模时至少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80%以上,最好是100%后,再开始拆模。拆模时使用木楔,不得使用铁杠撬或锤敲击,拆模时要保护好构件的边角。拆下的模板要轻放,防止碰伤,并进行清洁,妥善保管。
3.2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与制作 钢筋加工时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根据钢筋的占位避让关系确定加T尺寸,重点考虑钢筋接头形式及其位置、搭接和锚固长度等对钢筋绑扎的影响因素,通长钢筋应考虑端头弯钩方向控制,以保证钢筋总长及钢筋位置准确。各种钢筋下料及成型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自检无误后方可成批生产,外形尺寸较复杂的应由配料T长和质检员检查认可后方可继续生产。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允许偏差为一10mm~+4mm,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一3mm~+2mm。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