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

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 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虞万里: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 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 虞万里 摘要:姓氏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总数已累积至二万多条,而我们对姓氏 之研究,分类,汇编也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西周设有掌管姓氏世系之机构, 战国时已有掇集姓氏之单篇文献流传.东汉王符率先对姓氏进行分类,使我们对先秦姓 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六朝因九品中正制的铨选制度,使姓氏与谱牒融为一体,共同 发展.唐代虽以科举取士选官,却仍未摆脱世族门第理念,所以自刘宋曾产生一部纯粹 姓氏书——何承天《姓苑》后,一直都得不到独立的完善和发展,即使是享誉学林的 林宝《元和姓纂》,仍然带有谱系的性质.五代战乱,谱牒散佚殆尽,宋代虽亦大量修 谱,旨在收族而不在矜伐门第,故产生了类似于词典的姓氏书《姓解》.伴随着韵书的 成熟与完善,姓氏书开始用韵来编排.南北宋之交,郑樵《氏族略》对姓氏的分类与 研究,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对姓氏的考证,成为姓氏书发展史上的双璧. 关键词:姓氏;牒谱;姓氏书;姓氏分类;姓氏辩证 中图分类号:K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0)09-0119-11 作者简介:虞万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200235) 姓氏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上古之姓与氏究竟有多少,文献缺乏,无法计料.今所知 历代姓氏之总数达二万六千有余,此固渐次递增所致.欲明其递增之过程原由,须从历代姓氏书 中去探其究竟.自先秦至清末,见载于史志目录之有关姓氏着作,约近三百部,而失载湮灭者不 知凡几!即书目所载,亦大多散佚无存.且隋唐以前,谱牒与姓氏书多混而不分,尤以谱牒载姓 传姓者居多;宋元明清之际,复有合人物传记与姓氏为一以当词典者:二者皆非纯粹之姓氏书. 兹就存世着作,或虽佚而有辑本可寻其构架,内容者,叙述疏理,以求历代姓氏增益之脉络.其 于谱牒姓氏与专辑姓氏合一之着,仅取其至关重要者,其它概从删略. 一 ,先秦两汉牒谱佚籍钩沉 有文字记录之姓氏世系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 昭穆.”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司农所谓”帝系’’’”世本”之 属,系指《大戴礼记?帝系》及《世本》一类书,或此类书之原始文本.由今所见《帝系》, 《世本》内容推之,小史掌有周代之世系,或亦有夏商甚至三代以前传说之世系.唯书缺有间, 收稿日期:2010-04-20 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大嗥帝包牺氏世系,《山海经?海内经》所载姜姓炎帝世系,帝俊世系等是口传抑是从西周 皇室机构中传抄散播,尚须推考. 119 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虞万里: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 只能从《帝系》《世本》中窥参一二.《大戴礼》第六十三之《帝系》篇,总计533字,将少 典,黄帝以下至尧舜禹及商周二代祖先帝喾及生母姜原和简狄,后稷和契均序次明白.然就整个 上古史而言,似又觉简略而不足.《世本》十五篇,今据辑本所可考见者有帝系,王侯谱,大夫 谱,纪,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十类.其中氏姓一篇,尚存鳞爪,殆为最早之姓氏专 篇.欲明其来历,先须探究《世本》之形成及其体式.《汉志》”世本”下云:”古史官记黄帝 以来迄春秋时诸侯大夫.”《史记》裴驷《集解序》”采《世本》《战国策》”司马贞索隐引刘向 云:”《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之所记也.录黄帝已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凡 十五篇也.”知班固截取刘说.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三”根系”条云:”《世本》有《帝系 篇》,谓子孙相继续也.”今观八家所辑《世本》内容,有三皇世系,三代世系及春秋各国卿 大夫世系,则知《世本》自汉至唐均涵包《帝系》.然贾公彦《周礼?小史》疏承经文及司农 注而谓”天子谓之《帝系》,诸侯谓之《世本》”,若二者各别则《世本》不当有《帝系》.宋叶 时云:”系世之书重矣,天子有帝系,诸侯有世本.系世不定,则亲竦何由而别?昭穆何由而 叙?同姓异姓庶姓何由而辨乎?商之祖也以契,周之祖也以稷,此亦可以定其帝系之所从出也. 太伯之后为吴,胡满之后为陈,此亦可以定其世本之所自来也.然周人系世之奠必属之春官,一 讽之瞽蒙,一奠之小史,厥有旨哉.小史掌读礼者也,读礼而掌奠系世,则教以礼之序;瞽蒙掌 诵诗者也,诵诗而掌世奠系,则教以乐之和.序故有别,和故有亲,有别则昭穆不相乱,有亲则 亲竦不相离.周人定系世之意盖如此,岂徒原本系之有远近,取阀阅之有高下而已哉.司马迁作 《史记》,推帝刘之系出于唐,是帝系犹有可考也.叙司马氏之元出于重黎,是世本犹有可稽也. 盖司马迁世为太史氏,小史掌定系世,乃太史之属,故采《世本》而作《史记》,明《周谱》 而着《世家》,是其系世之书至汉犹存邪?”叶氏后又列举《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