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2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第11课 以都江堰、编钟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的修建 时间: 人物: 地点: 特点: 战国时期 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岷江流域 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石像:1974年3月3日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4.5 深的河床中挖出李冰石像一座。像高2.3米,重4.5吨。石像胸前襟袖间有隶书铭文三行:“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为 “建宁元年造”。建宁是东汉灵帝的年号,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 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 岷江 内江 外江 岷江 飞沙堰溢洪道长约200米,高2.15米,其作用是当内江水量较小的时候,拦水进入宝瓶口,起着河堤的作用,保证灌区水量。当洪水季节水量较多时,大量的江水由于受到宝瓶口的阻拦并在此淤积,当超过溢洪道的高度时,多余的水量就自动排泄到外江。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能作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2、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原理 ⑴结构和 运作原理 ①分水鱼嘴:使江水从两边分流 内江:灌溉 外江:分洪 ②飞沙堰:泄洪排沙 ③宝瓶口: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人支流, 用来灌溉农田 岷江 内江 外江 岷江 2、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原理 ⑴结构和 运作原理 ①分水鱼嘴:使江水从两边分流 内江:灌溉 外江:分洪 ②飞沙堰:泄洪排沙 ③宝瓶口: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人支流, 用来灌溉农田 ⑵治水特点:重在疏导 经验:“深淘滩,低作堰” 3、都江堰的意义 ⑴防洪、灌溉并举,改变了岷江流域平 原地区西南易涝、东北易旱的局面 ⑵工程的修建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 保护了自然环境 ⑶修建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一套科 学的治水和管水的方法,代表了当时世界 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⑷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 反映了改造大自然的雄伟气魄,是人类 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据你所知,钟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呢? 报时、报警 做乐器 二、神奇的编钟 二、神奇的编钟 1、编钟的概念:几种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铜钟组合成一套,称为编钟 2、编钟的用途、艺术魅力和意义 ①铜钟的用途和演奏特点铜钟最早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时使用的乐器。演奏时用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音色清脆洪亮、深沉柔美。还有一种双音钟 ②艺术魅力:可以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的手 法演奏乐曲 ③意义:编钟演奏艺术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 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曾侯乙编钟 1978年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的大型国宝编钟——曾侯乙编钟再现人间,成为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 该套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个,外加一件这拨钟,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因下排甬钟上铭刻“曾侯乙”得名。 全部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设计精巧,结构稳定,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依然矗立如故,让人赞叹不已。 zhan 战国乐舞——曾侯乙编钟 岷江流域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修建, 灌溉分洪经考验, 李冰父子美名传。 战国编钟曾侯乙, 湖北随州出土现, 气势磅礴音域宽, 辉煌成就世界羡。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