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二).ppt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召公谏厉王弭谤》(二)

邵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是我国第一部记言的国别史 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 记开明贵族之言 司马迁等认为其作者为左丘明,但其实不可考证 记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前1000—440年) 学习任务:(阅读中思考) 1、本文题目的意思。文中主要写召公几次进谏? 2、借助注释、工具书,阅读课文,落实文言词句,弄清课文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3、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说出它的意思。 4、召公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堵塞民言的危害性? 学习检查: 1、题目意思:召公劝告厉王不要阻止百姓对他的公开批评指责 召公两次进谏(一略一详) 2、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邵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概括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第一、国人谤王,厉王弭谤 第二、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三、弭谤后果——流王于彘 叙事线索,矛盾清晰,然而极略,充分体现记言为主的特点。 王虐、王怒、王喜、王弗听 民谤、道路以目、流王于彘 卲公劝谏层次清楚且层层递进,富有逻辑力量。 卲公劝谏巧用比喻,论述鲜明有力。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之有口犹如土之有山川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拓展延伸: 将本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我们知道邹忌讽齐王是以齐国的强大为结局,然而同样有出众的口才,为什么召公进谏会失败? 思路引申: 1、进谏者来说,邹忌比召公更善于进谏。邹忌从家庭生活的角度谈到国家大事的管理,从亲身感受出发,去规劝,以情动人,很容易被人接受。邹忌高明在于把握一个“情”字上,而召公始终陈说治国之“理”。 2、从纳谏者来说,要有一个善于纳谏的耳朵,正视自身的缺点,才能乐于接受讽谏。周厉王是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昏庸独夫,无论进谏者如何委婉动听形象,他都听不进去。齐威王则是一个明智的开明君主,勇于听取意见。如果没有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讽谏也不会成功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