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连政府工作报告书2006
夏德仁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5年和“十五”时期工作回顾
2005年是我市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大大连”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就,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0亿元,增长5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4亿元,可比增长18.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亿元,增长13.5%;完成自营出口124.3亿美元,增长22.4%;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增长36.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分别增长15%和15.6%。
2005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全面提速。按照《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加大投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比上年增长66.8%。50个港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2个泊位投产、2个泊位主体工程完工,三期工程开工建设;“一岛三湾”核心港区海上养殖清理工作全面展开;大窑湾北岸围堰提前合龙;大连湾、大窑湾航道改扩建和大窑湾港区北防波堤工程顺利推进;大连湾通用杂货泊位、保税区汽车码头等项目进度加快。区港联动试点稳步推进,保税港申办工作开始启动;沈阳、通辽、满洲里内陆干港建设进程加快,新开通了2条集装箱班列。大孤山国际物流园已基本具备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和转口贸易功能。航运交易市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大连港东部港区搬迁全面启动。大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亿吨,增长17.6%;集装箱吞吐量268.6万标箱,增长21.5%。完成了长兴岛开发总体规划和三个专项规划编制,公共港区建设全面开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快速推进。烟大火车轮渡铁路、码头主体工程竣工,土羊高速公路、大窑湾疏港高速公路、沈大与丹大高速公路连接线和金窑铁路复线开工建设。周水子机场军转民工作取得突破,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完工,与南方、东方航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开通国际航线12条,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41万人次,增长17.2%。数字口岸建设步伐加快,港检、关检联动合作进一步加强,“大通关”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突出重点,扶优做强,现代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推进产业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四个基地”、八大产业集群和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工业经济后劲增强。重工起重铸钢扩容改造等373个项目竣工,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6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大连石化和西太平洋石化扩能改造已基本形成3000万吨炼油能力。国家战略储备油基地部分储罐开始安装。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进展顺利,国家级动漫游产业基地、光产业园55万LED芯片用外延片等项目开工建设。又有8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落户大连。丰田工机创新汽车部件、德国FEV发动机研发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一汽大众30万台轿车发动机、大柴道依茨汽车发动机等项目开工建设。承担了大型隧道掘进机等12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装备研制,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有新提高。造船重工和新船重工整合重组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为中国造船工业的“旗舰”。中远30万吨修船坞基本完工。十大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引进外资项目40个,内资项目112个,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大钢、大化搬迁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491亿元,增长23%,增加值增长21.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20亿元,增长30.7%;软件销售收入100亿元,出口3亿美元,分别增长43%和50%。“四个基地”产业带动作用强劲,完成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4.5%,增长23.4%。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大连产权交易所成为省级交易中心。
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全面推进,期货大厦建设进度加快。特色便民商业建设和“千村百镇”市场工程全面展开,城乡流通现代化体系不断完善,我市成为全国“三绿工程”样板城市。全年接待海外游客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亿美元,旅游总收入210亿元。举办各类展会123个,成交额323亿元。
?? 三、抢抓机遇,强化招商,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我市充分利用国办36号文件的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承办了“WTO小型部长会议”等20多个大型国际会议,举办了“韩国重点工业园区招商说明会”等30多个大型经贸活动,接待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经贸团组400多个,客商10多万人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05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