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井游记》新课讲知课件2(第2课时)
满井游记 明 袁宏道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城中“余寒犹厉”,欲游不能 满井春色 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文章结构 思考探究题: 1、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用一个字概括)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是哪些句子?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全文起何作用? 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渴望出游的心情。 为后文出游做铺垫 1、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2、正面描写是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心情: 作用: ——正面描写 寒 思考探究题: 1.第二段逐句读来,表达了怎样的记游次序? 2.本段写景,有何特点,用了哪些手法?试举例分析其妙处。 第1-2句:点明所游之地,总写郊外春景。 第3-8句: 第9句,感受: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议论,与第一段对照。 春水: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春山:为晴雪所洗……掠也。 春柳:将舒未舒 春苗:浅鬣寸许 游人欢欣:泉而茗,罍而歌,红装而蹇 鱼鸟之乐:鸟曝沙,鱼呷浪,悠然自得 春山: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手法:拟人 积雪:由被动地消融变为主动地为山川梳妆打扮; 山峰:由一个沉寂的静物变成一个梳洗打扮、髻鬟始掠的美女。 作用: 生动形象写出春临大地、山峰转翠这个变化过程, 积雪和山峰也显得更加娇艳动人,充满春的气息。 春野: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特点:观察的细致和比喻的生动准确 妙处: 写出柳条麦苗早春二月时的形状及其时时变化着的动态。更能体现出春天是个生长的季节、向上的季节这个典型的季节特征。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游人:男男女女,有动有静,声色兼备,形态各异,都是兴之所至、自得其乐 ; 曝沙之鸟,呷浪之鱼,也悠然自得,都有一种摆脱拘牵,放情于春光中的喜气。 这种情志,实际上是作者厌弃官场,欣慕大自然的主观感觉的折射;而这种主观感觉又随着草木向荣,禽鸟的欢叫,春风的鼓荡变得更浓更深。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有我之境 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遗落世事,在与自然风物的对话中,感受自由的可贵。 他是一个漫步郊原的孤独者。 探究思考题: 如何理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拟人的写法: 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 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苏州虎丘“如冶女艳妆”(《上方》); 杭州西湖为“山色如娥,花光如颊”(《初至西湖记》)。 比喻: 恰当且新奇,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用“脱笼之鹄”来形容他乍见郊外早春景色的感奋和摆脱了城中局促的欢欣,也显得生动传神,使景和情很好地交融为一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