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记忆之所系―古物保存与台湾记忆讲堂’-新竹教育研究发展
2017「古物保存與臺灣記憶講堂」簡章
計畫目標
本年度因應105年新修訂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古物相關子法修訂成果,特為古(文)物運出入子法施行,及提升保管單位古物借展作業所規劃課程,以利提供相關業務單位後續執行參考。
為提升古物文化資產保存行政人員之專業,及增進民眾對古物保存的共識,本局規劃系列講座之核心包含古物鑑賞、調查研究、法規與實務、管理及保存維護等方向,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與各古物保管單位,講授古物保存知識講授,以及分享相關實務案例,在專業者的帶領,學習其研究方法與實務經驗,深化古物保存概念,建構相關人員對於古物保存維護知識。
希冀參與學員能由系列課程中,運用平台討論與交流之功能,逐步形成國內古物專業社群及知識學習圈,累積全國古物保存能量。同時,也於系列講座中,安排臺灣世界記憶潛力名錄相關課程,成為推動臺灣進入世界記憶錄推之基石。
課程要項:
辦理方式:
辦理方式:辦理期程為106年度5月至10月,每月擇期辦理一天(一天兩場次為原則,實際課程時間得依講師時間調整),每場次時數2小時。本年度講座主題謹訂:臺灣記憶-臺灣文獻遺產、藝術作品類古物保存、器物類古物保存等三大主題。
辦理地點: 本局求是書院演講廳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招生對象:
各級古物主管機關相關人員
公私部門古物保管單位人員(含古物所有人)
古物相關專業團體
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師生
對古物保存有興趣的民眾等
報名方式如下:
活動官網報名:請使用會員登入平台報名(),本平台即日起開放報名。
填妥報名表後傳真至(05)5312033,或以電子郵件回傳至pastisnew@。
活動洽詢專線:
本案承辦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聯絡人顏小姐或蔡小姐(電話:05-5342601轉3073,傳真05-5312033,手機0977-081977)。。
活動粉絲頁: /pastisne
活動官網:
每場次課程可登錄公務人員學習時數2小時。
第二季課程表:
季號 主題 場次 日期 課程名稱 講師與職稱 第二季 器物類古物 七月/13日(四) 玉見臺灣─臺灣史前玉器研究 黃翠梅老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 臺灣寺廟石獅調查研究 陳磅礡老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研究人員 八月/4日(五) 從考古遺物發現臺灣五千年 李匡悌老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原住民族古物之保存與活化- 胡家瑜老師/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注意事項。
(二)課程地點位於本局求是書院演講廳(或兩旁研習教室01、02) 。
(三)交通資訊請參考附件說明。請學員提早入場,現場前半小時即開始開放報到。
附件:交通資訊
臺鐵臺中站:由臺中火車站(後站)循復興路步行至臺中文化創意園區(文化資產局所在位置),步行時間約10分鐘。
國道1號臺中交流道(里程178)往臺中中港路,往市區方向(右轉)五權路(台1乙線)過地下道 (左轉)復興路三段到達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位於右側。
國道3號大里交流道(里程209.0)連接台63線(中投快速公路)直行五權南路(右轉)復興路三段到達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位於右側。
轉乘公車: 33、82、101、125、166路公車, 高鐵臺中站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朝馬或中港轉運站下,可搭乘市區公車—88、83、86、87至臺中火車站(前站),再步行約12分鐘抵達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17「古物保存與臺灣記憶講堂」第2季課程報名表 姓 名 身份證字號
(公務人員學習時數使用) (必填) 性別 生日 民國 年 月 日 單位 職 稱 電 話 (O): (H): 手機: (必填,至少留1組) 地址 E-mail (必填) 餐點 葷□ 素□(參與全天候或上午場次學員請勾選) 參與場次 □ 七月/13日(四) 玉見臺灣─臺灣史前玉器研究10:00-:1200求是書院 □ 臺灣寺廟石獅調查研究14:00-16:00求是書院 □ 八月/4日(五) 從考古遺物發現臺灣五千年10:10-12:00求是書院 □ 原住民族古物之保存與活化- 報名方式:
(1)填妥本表後,電子郵件寄至 pastisnew@(顏小姐)或傳真至05-5312033。
(2)亦可於活動平台()進行登入並完成線上報名。
(3)紙本報名,可寄至640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文資系 陳逸君老師研究室收
報名資料將依照接收順序,審核資料後錄取與會者,錄取名單於公告於網(網址:http://.tw)
活動洽詢電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05)-5342601轉3073 (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