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方法论系列讲座 6、归纳法 * 什么是归纳法 归纳法也称为培根法,它的特点是先摆事实,后求道理。就是说在科研进行过程中,首先调查、观察、实验、统计、收集和积累大量的充分的材料,然后通过归纳分析,来找出问题的答案。 这种科研方法从逻辑过程来说,是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 就人类总的认识秩序而言,总是先认识某些特殊现象,然后过渡到对一般现象的认识。归纳就是从特殊的具体的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抽象的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科学发现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思维方式。 虽然归纳法是立足于观察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但特别要注意它依据的是若干已知的不完全的现象去推断尚未知晓的现象。因此归纳法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然而它却超越了前提所包含的内容。它的创造性正表现在这一点上。 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就是应用归纳法的一个典型的范例,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例1 杜隆-珀替定律 下面是一些常用物质的比热表,你从中能发现什么? 物质 比热(千卡/千克度) 物质 比热(千卡/千克度) 氢气 3.14 水 1 酒精 0.58 冰 0.50 空气 0.24 砖石 0.22 铝 0.21 木炭 0.20 玻璃 0.20 水泥 0.19 硫 0.18 生铁 0.13 镍 0.12 钢铁 0.11 锌 0.092 铜 0.091 银 0.055 锡 0.052 汞 0.033 铂 0.032 铅 0.031 金 0.031 如果不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也许你什么也发现不了。 但是就根据这些数据,1819年法国科学家杜隆和珀替发现固体单质,尤其是金属,其比热与它们的原子量往往成反比,即比热与原子量的乘积近似为一个常数(6千卡/千克度)。 这个发现对原子量的测定提供了独特的手段,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起了及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此外,它还为统计物理学的能量均分定理提供了实验根据。 例2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发现 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一生从事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积累了20年的行星绕太阳运动观测资料。 他的学生开普勒(1571-1630)运用数学工具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发现火星的位置与根据哥白尼的圆形轨道理论所计算的位置相差8弧分。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他于1609年归纳出 开普勒第一定律:各行星分别在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单位时间内,太阳—行星矢径扫过的面积是常数(对一颗行星而言)。 为了寻求行星运动周期与轨道尺寸的关系,他将当时已发现的六大行星的运行周期和椭圆轨道的长半轴列成如下表格: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周期T (年) 0.241 0.615 1.000 1.881 11.862 29.457 半长轴 a (天文单位) 0.387 0.723 1.000 1.524 5.203 9.539 经反复研究,他发现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T2 0.058 0.378 1.000 3.54 140.7 867.7 a3 0.058 0.378 1.000 3.54 140.86 867.98 由此总结出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运行周期的平方与椭圆轨道长半轴的三次方成正比。显然,开普勒在总结上述规律时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只有在实践检验或理论证明后才成为可靠的定律。 例3 巴耳末公式 原子光谱是我们获得原子中信息的主要渠道。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人们早就发现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区和近紫外区有好多条谱线,构成一个很有规律的系统。氢原子谱线的间隔和强度都向短波方向递减。其中有四条的波长为: 谱线 颜色 波长(埃) H? 红 6562.10 H? 深绿 4860.74 H? 青 4340.10 H? 紫 4101.20 1885年巴耳末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归纳为以下简单的关系: ? = B n 2/ (n 2 ? 4 ) n = 3, 4, 5, … 式中的B=3645.6 埃。后人把这个公式称为巴耳末公式。巴耳末公式的发现为原子物理中玻尔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在物理学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例4 洛特卡定律 为了研究科学生产或论文生产的规律,美国统计学家洛特卡(A. Lotka)统计分析了美国《化学文摘》1907~1916年间的全部作者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篇数,又对德国人奥尔巴赫(Auerbach)《物理学史一览表》(1910)中1,325位物理学家及其论著进行了同样处理。 利用这些数据,洛特卡绘制了发表1、2、3、4、……、n篇文章作者的百分比例(出现频率)对论文数的曲线,发现它们都是平方反比曲线。如果设发表x篇论文的作者概率(占作者总数的比例)为 f (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演讲稿 演讲稿 .docx VIP
- 欧姆龙进口动脉160112_BP-203RPEIII.pdf VIP
- 现在完成时优质通用课件全.pptx VIP
-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1《学习伴我成长》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共22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奔图 Pantum CP2500DN智享版、CP2510DN、CP2515DN维修手册.pdf VIP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pptx VIP
-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投标方案.docx VIP
- 2025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苏教版数学4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pptx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