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辽宁鞍山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l.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解析:司马光砸缸只是缸的形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凿壁偷光没有生成新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火烧赤壁是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只是形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答案:C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验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氢气 解析: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起失火,故A错;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故C错;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 答案:B 3.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五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解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不能说几个元素,故A错;井水等也是无色、无臭、清流通透明的,但属于混合物,故B错;纯净水中无矿质元素,长期饮用对婴幼儿、青少年有害,故D错。C正确。 答案:C 4.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泪”是指液态石蜡 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解析:根据蜡炬成灰说明蜡炬的燃烧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蚕丝属于蛋白质,故B错;泪是指熔化的液态蜡,灰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故C、D正确。 答案:B 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解析: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符合氧化反应的概念,故A正确;氧气的水溶性是微溶于水,故B错;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故C、D正确。 答案:B 6.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解析:Ti表示Ti元素,也表示1个钛原子,故A正确;Ti4+是Ti失去4个电子形成的,核外有18个电子,故B借;TiO2中没有氧分子,只能说一个TiO2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C错;CaTiO3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D错。 答案:A 7.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解析: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分子,故A、B、C正确;该示意图表示反应物为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 答案:D 8.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简称V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6H8O6表示Vc这种物质 B. Vc是有机物 C.一个V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D.Vc分子中C、H、O的质量比是3:4:3 解析: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以知道它表示Vc这种物质,每个Vc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6+8+6=20,故A、C正确;Vc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Vv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3:4:3而不是质量比,故D错。 答案:D 9.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盐酸 解析:KC1溶液与上述三种不反应,故A错;K2CO3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与CaC12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与KOH溶液不反应,故B能鉴别;NaNO3溶液和上述三种溶液不反应,故C无法鉴别;稀盐酸与KOH溶液发生反应,但无现象,与稀硫酸、CaC12溶液不反应,故D无法鉴别。 答案:B 10.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错误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