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9.1至2013.8 中国科学院
基于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和实验,研究森林、湿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节、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碳固定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形成和调控机制,分析生态系统支持功能与调节功能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理,揭示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的相互关系。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和环境扰动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揭示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的驱动因子,为准确认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集成和尺度转换
基于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研究所代表区域同一生态系统类型服务功能的尺度特征与尺度转换方法;选择典型区域,研究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服务功能的区域集成方法,揭示景观和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的表征、相互作用和时空变异规律,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传输过程的景观连通性和景观动态过程,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尺度转换构架和区域集成模型。
(3)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综合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和遥感监测数据,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数据库,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基于遥感反演与地面观测数据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模型,分析近30年来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和服务功能动态趋势,评估全国生态系统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确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响应特征与空间格局,绘制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图。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评价方法。
(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对生态安全和人类福祉的影响
研究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依存关系,建立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准则,分析区域发展政策、土地利用变化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关系的定量评价,揭示政策变化、消费方式和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与保育的效应,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和补偿范围界定方法,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育、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管理策略。
二、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面向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针对我国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服务功能的关系,揭示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尺度特征及尺度转换方法,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和价值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提出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安全对策,为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使我国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上得以较大的提升,尤其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服务功能的耦合关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尺度转换方法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水平得以提高。本项目的实施,可凝聚、吸引和培养一批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五年预期目标
(1)科学目标
通过对生态系统(或小流域)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的长期监测与实验,深入研究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与生态水文、保持水土与防沙固沙、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碳固定等生态服务功能,揭示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服务功能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准确认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尺度特征和多尺度关联,建立耦合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集成模型,为准确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工具。
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流量的价值化评估方法,为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2)国家需求目标
定量评估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提出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揭示我国近30年来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过程与驱动机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
完成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图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科技条件目标
通过本项目实施,可促进我国生态系统监测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推动长期生态学监测和比较生态学野外实验研究的深化,带动生态系统野外台站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项目将促使生态野外台站长期监测数据的系统化、规范化及应用,亦可产生为满足研究需要开展的强化观测和尺度扩展产生的数据及遥感监测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弥补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生态系统研究数据的不足,为今后的广泛应用和系统化提供基础资料。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表1.doc VIP
- 具有抗菌性能的中熵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VIP
- 探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科技英语的特征.pptx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银川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动因及对策研究----以蛋糕为例 经管类毕业论文.docx VIP
- 2023年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docx VIP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