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九江一中2010年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A.诸侯 B. 卿 C. 士 D. 商人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A.推行仁政 B.儒法合一 C.无为而治 D.道法合一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全面准确的是A.李贽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李贽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李贽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李贽反对道学家的虚伪
近代史上,顽固派指责某位人物“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位人物应该是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材料中“林总督行事”所指的应该是A.主持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C.编译《四洲志》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痛耻,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建构》)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从材料中可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A. 民主共和 B. 暴力革命 C. 改良维新 D. 君主专制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 (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A. 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C. 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 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18-古代诗歌鉴赏.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15-图(表)文转换.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19-鉴赏诗歌的语言.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20-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doc
- 备考高考生物高效学习方案考点专项-第五单元--生态学概述-新人教版.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21-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22-古代诗歌整体鉴赏评价.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24-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doc
- 备考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23-文言文阅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