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VIP

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黄冈市2010年秋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一、古诗词名句默写。(6分) 1、翁俊《乡村四月》中有诗云:“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观刈麦》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 。 2、刘方平《月夜》诗中暗示时光流逝、衬托月夜静谧的诗句是: ,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的上联,请下联 备选项: 绿叶红花映山前 风摇竹影到幽斋 梦随春风到天明风吹萤火到满园 8、下列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2分) ???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益匪浅。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谎言让他感到惴惴不安,终于,他鼓足勇气,走到了老师面前。 ????D、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D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②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1分) 答: ③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2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选( ),因为: ④网上阅读也成为本次活动中的热门话题。如何看待网上阅读?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三、浅层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雨说》节选,完成下面题目。(5分)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了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哨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12、选诗的第三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关系?(1分) 答: 13、选诗的第二节抓住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怎样理解“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这一诗句?(2分) 答: 14、请从选段或原诗中任选一处赏析(2分)。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