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北投硫穴记郁永河《裨海纪游》.pptVIP

第三课北投硫穴记郁永河《裨海纪游》.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北投硫穴记郁永河《裨海纪游》

是日過大洲溪,歷新港社、嘉溜(音葛辣)灣社、麻豆社,雖皆番居,然嘉木陰森,屋宇完潔,不減內地村落。余曰:『孰謂番人陋?人言甯足信乎』?顧君曰:『新港、嘉溜灣、毆王、麻豆,於偽鄭時為四大社,令其子弟能就鄉塾讀書者,蠲(ㄐㄩㄢ:免除)其徭役,以漸化之。四社番亦知勤稼穡,務蓄積,比戶殷富;又近郡治,習見城市居處禮讓,故其俗於諸社為優。 ※平埔族在臺南的四大社(新港、嘉溜灣、蕭壟、麻豆等四個原住民族),文化十分進步。 自竹塹迄南嵌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陰不得。掘土窟,置瓦釜為炊。就烈日下,以澗水沃之。各飽一餐。途中遇麋鹿麛逐隊行,甚夥。驅獫猲驕。獲三鹿。既至南嵌。入深箐中。披荊度莽。冠履俱敗。直狐狢之窟,非人類所宜至也。 【注】獫、猲、獟:指獵犬; 驅獫猲獟獲三鹿:驅獵犬抓到三隻鹿 ※竹塹(新竹)、南嵌(蘆竹)一帶則未開發,荊莽蕪穢,景觀十分荒涼。甚至可見野生動物逐隊而行。 《番社採風圖》--捕鹿 大甲、後壟、中港、竹塹、霄裡等社熟番,至秋末冬初,各社聚眾捕鹿,名為出草。 出處:歷史文物陳列館常設主題展臺灣史料 .tw/~museum/tw/artifacts_from_ethnic.php?class_plan=131 郁永河採硫始末 康熙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九六年)冬,一場大火把福建省榕城(福州)火藥庫所存五十萬斤火藥付之一炬。典守者被責求償還。 時臺灣府併入福建轄域十二年,荷蘭占領期間(西元一六二四~一六六一年)即傳聞臺灣北部有硫磺生產,故有至臺挖採硫磺之議。但當時臺灣蠻荒未開,北部尤甚,傳說山川險阻、番人出沒,是犯人流放或逃亡之地,省府官員無人肯去。 郁永河採硫始末 郁永河在福州府任幕僚五年,他對「設官分職,輸賦貢金,檣帆往來,絡繹海上,增八閩而九」的臺灣,充滿嚮往,故欲藉此機會旅遊臺灣,乃自告奮勇接受任務。在裨海紀遊的首卷,他寫下:「余欣然笑曰:吾事濟矣。」 郁永河採硫始末 翌年(康熙三十六年)正月,郁永河和王雲森一行人,就從廈門起程,途經金門,渡黑水溝,到澎湖稍事休息後,再直駛臺灣。抵臺時,舉目蒼涼,耕田還是靠人力,因為馬、牛都很少,只能用來拉車。 郁永河一面招募工人,一面派人通知淡水通事(相當於翻譯官)張大,除拜會官員外,並著手準備採硫所需器物,四月七日才啟程北上。臺南附近的平埔族,在明鄭時代已受過教化,還懂得農牧。一出斗六門(雲林縣斗六市)則幾乎是人煙絕跡,森林蔽天,麋鹿成群。 郁永河採硫始末 五月初二,郁永河從淡水換船隻溯淡水河而上。只見兩岸高山夾峙,水道狹窄,這個地方在當時叫甘豆門(一作甘答門,今臺北市關渡),但並無人居住。等船進了「門」以後,水面忽然廣闊好像是一片大湖, 渺茫無際。郁永河與工匠就住進張大事先蓋好的二十間茅屋裡,積極開始採硫工作。 郁永河先召集各社頭目,約定「凡布七尺,易土一筐(約二百七、八十斤) 」的交易條件。 ◎康熙台北湖     根據記載,臺北盆地於康熙三十六年曾經發生規模7.0 的大地震,使盆地一部份地曾發生五公尺以下的陷落現象;當時關渡水隙以內的範圍引進海水入侵,形成鹹水湖,即稱為「康熙臺北湖」。 此時湖水不淺,應與今日的十公尺等高線同高,面積約有150 平方公里。湖的中心大約在今三重、蘆洲地區;由於板橋、三重的沖積面積不斷擴大,大湖才逐漸轉變為大河。在乾隆到嘉慶年間,因新莊受到淤積影響,水量漸退。臺北大湖自康熙年間形成後到嘉慶十四年淤塞,歷時約一百年。 資料出處:.tw/tamsui/subject/subject-1/age_5_1.html 關渡大橋的位置,就是昔日的甘答門。 郁永河採硫始末 硫磺的礦源是在磺山裡,根據文獻上的記載,磺山在甘豆門的左邊,看起來像一個倒扣的鼎。山上寸草不生,山下有一條磺溪,溪水有數丈深,帶一些黃色卻清澈見底,只是望下去看不到一隻魚蝦,硫磺使得潮水偶而帶上來的浮游生物也無法生存。溪的源頭是一個滾水源,水邊的石頭已薰成靛藍色,而這裡就是硫穴,整日熱氣蒸騰,煙霧籠罩。 硫磺礦穴 郁永河採硫始末 採硫一如採礦,是一件苦差事,原住民進入礦穴之前先要拿糖水洗眼睛,以減輕薰眼的痛苦,進去以後,毒氣蒸鬱,使人昏沉難過。而且穴中酷熱有如地獄,只有半夜到天亮前這一小段時間勉強可以工作。 原住民採回了一筐筐的硫土,郁永河就帶領工人現地煮硫,工作艱辛地進行。工人們大都受不了山中惡蚊的肆虐,及毒蛇與瘴氣的侵襲,一個個相繼病倒,等到負責炊燒的廚子也病倒下時,工作只好停頓下來。郁永河先把病倒的用船送走,再召募一批新的工人來。 郁永河採硫始末 郁永河曾用「在在危機、刻刻死亡」來形容在這裡的生活。 隨後一場暴雨把房子給沖塌,工人四散逃命去了,他只好自拿斧頭伐木來整修寮舍。不料山洪又暴發,把整個基地淹沒了,他不得已逃上一艘獨木舟,划到原住民住的地方求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