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志
地
方
誌
排上镇概述
排上镇位于湘东区的西南部,西靠湖南省醴陵市的东富、沈潭镇接壤,东与本区的东桥镇交界,北是本区的腊市、下埠镇,西北与本区的老关镇毗邻,距萍乡城35公里,总面积82.9平方公里,辖16个村,352个村民小组,共有8796户,408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05人。
排上镇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最高处为大路里村上珠岭,海拨442米,最低处是梅林村的灵田垅中,海拨9米。流经排上的较大河流有三条:一条是由大路里、北村、荷塘方向流入排上河;另一条是横塘方向流入排上,两条河在排上小城镇南端交汇形成排状,因此而得名排上。第三条河从老关镇二里发源,经排上镇的桥头、陂田、梅林村,流入湖南省醴陵市沈潭境内。
排上到1949年7月23日解放时为人和乡,1950年8月划分为东桥区管辖的桥头、天平、石甲坊、排上、大路里、山田六个乡。1957年12月为萍乡县管辖的排上乡,1961年为东桥区管辖的排上公社,1962年为东桥区管辖的排上、大路里、桥头三个公社,1966年为萍乡县直辖的排上、桥头两个公社,1968年为萍乡县直辖的排上公社,1984年改政社合一的排上乡人民政府1995年经上级批准撤乡建镇,于10月4日挂牌成立排上镇人民政府。
排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温17.7℃,一月均温5.3℃,七月均温29.3℃。地形类别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土壤主要类别是红壤为主,耕地以水稻土为主,生态环境良好,,林地面积5.1万亩,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
排上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早在一九二七年,就有安源工人运动中心派来排上从事农民革命运动的张汝泉等同志。由于大革命的失败,张汝泉、尹玉丰同志等革命志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沸水。农民出身的刘型同志在白色恐怖下继续转入隐蔽的地下革命活动,曾创建红色的西三区,并组成农民自卫军革命队伍,参加过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下埠、腊市战役,由于敌强我弱而未获成功。刘型同志随后带领革命队伍从莲花、永新一路奔向井冈山,参加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井岗山革命事业,后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他们为排上地区革命活动的开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镇耕地面积22000亩,除退耕还林和道路、小城镇建设用地,实有水稻面积17601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粮食最高年产达3019万斤。全境成伞形地势,只有境内水外流,极少境外水流入,怕旱不怕涝。据此特点,排上历届政府和人民群众注重兴修水利,以蓄、抽、引水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用水。建国以后,先后兴建小(二)型水库15个,蓄水量达260多万方,有大小水塘1313口,其中水泥护坡的标准化塘621处。修渠道6条,总长14.5公里,架设渡槽、倒虹吸管三处,长850米,凿隧道6处,总长590米,解除了旱灾威胁,实现旱涝保收。排上的杂交水稻制种业历经三十余年,长盛不衰,所制稻种远销祖国大江南北。
排上的工业企业,早在1958年就组建了农具厂、炼铁厂,到80年代先后兴办了汽车离合器厂等14家镇办企业,53家村、户办企业。矿产业、化工瓷业是排上工业的主要产品,化工填料瓷产品种类齐全,销遍全国各地。工业总产值达1.7亿元。到2003年,各类企业全面改成民营企业,加上兴办的民营企业达43家之多,仍以矿产、化工瓷为主,为创造利税、繁荣经济、消化剩余劳力作出了贡献。
排上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藏量颇丰,早在五六年,萍钢就在大路里兴办了上珠岭铁矿,从萍钢修建轻轨铁路到上珠岭矿山,所产矿石源源不断的运往萍钢。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利用排上丰富的铁矿石资源,集体、个体齐上阵,高峰时的一九九二年有七十余处笼道采矿,总产量达22万吨。铁矿石销往湖南连源钢铁厂、广西的柳洲钢铁厂、四川的成都重庆钢铁厂等,为祖国的钢铁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还有煤、膨润土、石英沙、石膏等地下矿藏。
排上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五十年代修建的萍乡至广寒寨公路贯穿排上,七十年代又修通了排上到湖南攸县、醴陵的公路,境内实现了村村通客运,组组通货运的交通网络。特别是2000年以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兴起了兴修水泥公路的高潮,有官桥、梅林、陂田、桥头、大路里、荷塘、横塘、石甲坊、排上、上珠、沸水、北村实现了水泥公路全面勾通。到2004年全境有可通车公路120余公里,其中水泥公路35公里,为发展经济,致富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排上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始于1904年,由段、王、张、胡四姓联合创办的“归宁小学”。至1948年先后创办了14所小学,上珠和桥头两所完全小学。1956年办起了荷塘、石甲坊、大路里三所民办中学。到1960年合并为国立排上初级中学,以后又陆续兴建红星中学、大路里中学,全镇达到小学24所、中学3所,中小学生总人数5350人,中小学教师达30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以上,为祖国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