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的起源本质与终极意义的探究从旅游哲学的角度
旅游的起源、本质与终极意义的探究——从旅游哲学的角度摘要:旅游概念是旅游学进行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旅游概念基础上,剖析了现有旅游概念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哲学提供的逻辑思考方式,探讨了旅游和旅行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的定义。本文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研究和困难的大背景下,提出当前旅游研究有一个基本的模糊概念,同时旅游研究存在,定位不准确,如薄弱和落后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哲学反思的旅游基地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哲学思想方法,厘清旅游语境的研究,认识到只有弄清旅游研究的基本问题,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字:旅游;起源;本质;哲学意义目录引言1一、对旅游现象的认识1(一)旅游的起源1(二)旅游的发展2(三)文献综述2二、对旅游本质的探索4(一)旅游本质和意义4(二)从哲学角度对旅游本质进行探索5三、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6四、我国旅游发展状况8五、关于中国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8(一)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9(二)实施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9(三)旅游商品的开发10结论10参考文献12致谢13引言旅游产业是适应旅游活动的需求而出现的,并反过来推动着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但仍有不少旧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以前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回顾,大多从纯文化和史学角度,而很少从经济这一层面进行剖析,这多多少少是中国旅游发展史研究中的遗憾,因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也正是旅游的经济性决定了旅游文化性及其他相关属性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如何,人们是相当茫然的,不可能完全因循西方的旅游发展模式,也不能在已有的传统模式里封闭桎梏,而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判断,就必须对我国旅游产业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也就是笔者选择,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这一研究课题的初衷。一、对旅游现象的认识(一)旅游的起源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劳动的社会大分工之后,社会分工的范围扩大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剩余数量迅速增加,所以产品出现在交换。从家族的成员之间,慢慢的简单的产品交换,出现在家族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然后开始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他们学习需求的每个区域,产生出业务和产品交换的需要。是一个商人,因为它,开始旅行。随着奴隶社会的到来,商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船舶、车辆、马匹、牲畜、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商人阶级。人类此时虽然有意识地进行旅游活动(商人)经营,但这并不是休闲度假活动的目的,恰恰是通过产品或商品的交流而促成了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人们对旅游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一时期的人出行主要是产品交换和商业交易,但有一小部分人以游乐来旅行,这是拥有剩余奴隶的奴隶主创造的。他们除了祭祀活动外,将其余剩余价值用于奴隶主享受家庭生活,包括外出旅游时挥霍的部分。(二)旅游的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后,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唐代在我国明代中叶前后,是有着辉煌的封建经济时期,经济发达、工商业繁荣。这一时期从事旅游的人和组织逐渐增加,并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它将促进道路和其他交通设施的发展。由于水路丰富,江南商业逐渐发达,这和水上交通便利有直接关系。到隋唐时代,路上驿道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通典》卷七载唐全盛时“西至岐州,东至宋沛,酒撰丰溢,夹路列店肆待客;每店皆有驴货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北至范阳、太原,南诣荆襄,西至谅府、蜀州,皆有店肆,以供商旅,不持寸刃,运适数千里”。可见唐时的交通设施己经很完备。由于经济的发展,宋代路上交通亦很繁荣,交通的极大便利,出现了具有游乐性的出游活动,并引发了一大部分志向于名山大川的“有闲”之人出游的兴趣,另外还有政治探险活动和宗教性质的朝勤祈福出行活动(郑和七下西洋)。在欧洲社会经济和旅游体验与中国完全不同。欧洲旅游在中世纪渐渐发展起来,与工业革命的复苏创造一个精彩的世界丰富的物质环境密不可分。这一切都为旅游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但也要看到,经过市场经济发展的旅游现象,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是从历史上的游乐性旅行中分出来的;旅游现象所具有的由或发、开而发、社会发和系促发一却了闲度经济推系的们构对值,而与历确上游乐发旅行有着提牛上的此期,主而贸易小是闲度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历确上游乐旅行的部分。(三)文献综述旅游核心性质的界定是一个争论较广的命题。DAVID(2010)等认为旅游有以下五个本质属性:社会综合本质属性、经济消费本质属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