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清华1《我们的民族小学》
1. 我 们 的 民 族 小 学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目瑙节是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共过4天。每逢节日,景颇族的男女老少便穿着盛装,聚集“目瑙”舞场。在领舞“瑙双”的率领下,来自各地的景颇族同胞,赠物敬酒,翩翩起舞。仪式一经揭开,要跳数天数夜,从早到晚,从晚到晨。 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信小乘佛教。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哈尼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典型的梯田民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米—2500米的山区。 课外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更多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同学进行交流。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呢? 读了这句话,我知道铜钟、凤尾竹是具有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 1.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我很喜欢这所民族小学,让我们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3.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哪些? 课文余音: 介绍少数民族服饰特征、生活习俗等。 课外拓展 白 族 资料袋 纳(na) 西族 \ 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晓勇的民族,他们从小就和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挎包、腰挂长刀、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景颇族妇女善编织,能够织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物的图形,精美艳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落后的景颇山已经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四川省有少量分布。云南省傈僳族人口57.8万余人,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500一3000米的河谷山坡台地上,多数以家族氏族为单位居住,结成10-50余户的小村落。 * * 共享教师 方清华 傣(dǎi)族 傣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金平等3O余个州、市、县。 有优美的孔雀舞,动听的象脚鼓和铭锣,欢乐的泼水节等。主要传统民族节日有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普洱茶”中外驰名。 景颇(po)族 ˉ 阿昌(chānɡ)族 德昂(anɡ)族 / 为云南独有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潞西县与镇康县,少数散居于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 学习目标: 1.会读“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我会认 坝 傣 昌 昂 跤 bà dǎi chāng áng jiāo 我会读 坪坝(píng bà) 穿戴(dài ) 招(zhāo)呼 蝴蝶(hú dié) 孔雀舞(kǒng què wǔ) 铜(tóng)钟 粗(cū)壮 凤尾(wěi)竹 坪 我会写 坝 戴 招 蝴 蝶 孔 雀 舞 铜 粗 尾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 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 读第一段,想一想: 1.在上学路上作者看到了民族小学怎样的情景? 2.你从哪些句子读懂了这所民族小学很团结,很美丽? 出 示 指 南 合 作 探 究 汇报展示 共同学习 用自豪赞美的语气读一读第一段: 1.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品一品: 我从这句话读懂了他们很团结。 2.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从这个句子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个句子写出了学校的美丽,从“鲜艳、绚丽”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