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恒的月亮丰富的意象
永恒的月亮,丰富的意象
——有关月亮意象的探究学习活动
保靖民中 高二 2010年秋学期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有关“月亮”的内容进行复习,了解“月亮”
在古典诗歌中的深刻含义。
(2)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月亮在古诗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对例句的分析。
使用教具: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使用音响、视频设备。
教学方法:整理--归类--总结--思考。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课内课外出现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领会意境,
思考其象征意义。
(2)教师准备:搜集课文中出现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进行归类整理,
然后制作出幻灯片,配上音乐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月亮在古诗中是一颗明星
月亮,不仅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之上,更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
中国无疑是一个诗的国度,精美绝伦的古典诗作成为中国文学舞台的一个主角,而月亮又成了古代诗歌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诗人对月亮算得上情有独钟了。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吟唱,到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洒脱;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到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沉;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到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孤独,到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月亮,凭借着怎样的魅力,居然占据了诗歌的大片天空?
二、“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义
当你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仔细揣摩一下月亮所包含的意境,你就不再会觉得奇怪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更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月亮”这一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它是一种寄托,是一份牵挂。
悬挂在诗坛上空的月亮就像是诗人的一个道具,在不同诗人的巧妙运用下,它恰到好处地展现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内涵。它常变常新,永不落伍。于是便无处不在地渗透到了古典诗词的每一个角落,语境不同,月的含义也有所变化,于是也便有了不同的意境:
月亮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不约而同选择“月”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
表达的是诗人那挥之不去的乡愁。在这些诗作中,月亮俨然有了情和意,成了人们寄托情思的牵挂,在无形之中,月亮被赋予了“思乡”和“团圆”的内涵,成了承载诗人思绪的意象,怪不得诗人对月亮一往情深呢。
月亮是一种朋友间的美好祝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文豪苏轼在人生失意之时,把酒问天,共月慨叹,留下了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此类作品中的月都不是“满月”“圆月”而是“残月”“新月”,取残缺、不得团圆之意,这与诗作传达的离愁别绪分外吻合。
在古人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再如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就是以月比人,写歌女用扇子遮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连锁新店选址评估表.xlsx VIP
- 第节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PDF VIP
-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GBT50417-201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酒泉市金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doc VIP
- 飞机维护模拟训练系统.doc VIP
- DBJ51/168-2021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泰州]江苏泰州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docx VIP
- DB61_T 5079-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与监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