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_都市柴门中的布衣学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中行_都市柴门中的布衣学者

张中行在书房 张中行在家中翻阅资料 2006年2月24日,我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 先生,因病在北京305医院病逝,享年97岁。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 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人被尊为“未名四 老”(“未名”指北大未名湖)。也有人把张中行与季羡林、钱钟 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文坛老旋风” 1909年,张中行生于河北香河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22岁的张 中行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师从多位名家学者,诸如熊十力、周 作人、胡适、梁漱溟、刘半农等,并与吕叔湘、叶圣陶等许多文人学 者有过交往。 北大红楼的求学经历,让张中行获益匪浅。他涉猎广泛,打下深 厚的学术功底。毕业后,他先后在天津中学、保定中学、贝满女中、 北京大学任教。上世纪40年代,张中行曾参与编缉《现代佛学》杂 志。1949年以后,张中行任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文教材 的编辑工作,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退休后任 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张中行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他对语言、文学、哲学、宗教、 历史、戏剧、文物、书法等学科的学识之渊博,文化界早有公论。张 中行研究国学、逻辑学、哲学,不仅醉心于思索老庄、孙孟、佛学, 而且研究罗素、培根。 有人曾问张中行:“总结一生,您认为给您戴一顶什么‘帽 子’,比较适合?比方文学家、教育学、哲学家等等。”张中行回答 说:“如果硬要戴一顶‘帽子’,我想可能是思想家。这一生中我自 认为不糊涂。” 《顺生论》是张中行哲学著作的代表,它是张中行自认为最费力 气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有人把它称作“当代中国论语”。书稿酝 点,谈学理不妄自尊大”,张中行则称启功为 “元白上人”。对于张中行,季羡林曾评价他 “学富五车,腹笥丰盈”(《后汉书·边韶 传》云:“腹便便,五经笥。”意思是说学者 边韶的学问很好,肚子就像储藏五经的竹器, 后形容学问渊博),并用“高人、逸人、至 人、超人”来形容这位老友。 新中国成立后,张中行从事出版和中学语 文教材编写工作,先后出版多部专著,成了这 方面的专家,在佛学和其他方面也有建树。尽 管他谨言慎行,“文革”中还是未能幸免于被 放逐,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他达观的性格。学 识、阅历、人生,为张中行积累了丰厚的财 富,化作他上世纪80年代如泉的文思。在散文 创作上,张中行直到80岁才“暴得大名”,被 张中行(右一)1946年与家人的合影 称为“文坛老旋风”,著有《负暄琐话》、 《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月旦集》、 《流年碎影》等。张中行文风古朴,大有“五 四”遗风,所撰写的杂文一度被称作“新世说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