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塘湖春行教学示范课件.ppt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 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 “诗魔”。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继杜甫之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著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暮江吟》《忆江南》《问刘十九》等。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七言诗句的节拍: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释词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渐欲:渐渐的要。 正文全解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从几个地方飞来的早莺,争着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家刚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各色各样的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高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掩马蹄。最喜欢景色秀丽的湖东,在那里总觉得玩赏不够!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丽的白沙堤。 诗歌鉴赏方法: 赏析方法: 1、赏意象(描绘了什么?) 2、抓特点(怎么描绘的?) 3、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小组探究 1、本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3、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本首诗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2、“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不能。因为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3、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