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发病机制与营养学干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哮喘的发病机制与营养学干预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其营养学干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全球约有3亿病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气污染的加重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的趋势。当前中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3.3%,成为我国的第二大呼吸道疾病;而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工业化发达地区的发病率高达10%~30%。 2.2 神经机制 免疫细胞除了分泌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之外,其表面还广泛存在这些递质和激素的受体,这表明免疫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双向的沟通和调节作用。国外研究哮喘患者痰液时发现,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哮喘患者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显著高于健康人群。NGF一方面能够直接作用于机体免疫细胞,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另一方面,NGF又可作用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触发呼吸道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使得呼吸道内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持续分泌NGF,促使哮喘恶性循环。 2.3 遗传机制 哮喘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1997年哮喘遗传学协作研究组将哮喘候选基因粗略定位于5p15、5q23~31、6p23、11p15、12q14~24.2、13q21.3、14q11.2~13、17p11.1、17q11.2、19q1.3、21q21和2q33。 2.4 环境诱因 尽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复杂,但气道炎性反应是主要病理特征。导致气道炎症的不仅和个体内在的免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有关,还与外在的环境诱因关系密切。其中大气环境污染、室内环境污染是哮喘的重要诱因。家庭装修释放的甲醛、苯系物、氨;居家燃烧的煤气、天然气所释放的可吸入颗粒物、碳氮硫氧化物等;室内的尘螨、动物毛皮屑、细菌、真菌、病毒等过敏源;家用电冰箱、油烟机、微波炉、手机等电器释放的电磁辐射,上述污染源均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人体氧化、致敏、感染炎症而诱发哮喘。 3、哮喘的药物治疗 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哮喘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 20世纪70年代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因此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成为当时哮喘的主导治疗,其虽能短期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但病死率却不断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深入研究发现哮喘患者的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黏膜下嗜酸性粒细胞(EOS)和T、B淋巴细胞浸润、基底膜破坏,支气管哮喘的慢性炎症学说逐渐深入人心,并且发现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具有广泛的抗气道炎症的作用,ICS开始得到应用。90年代研究显示,哮喘患者的气道存在基底膜增厚、黏膜下胶原组织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组织改变,因此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重塑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是到目前为止控制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可调控靶细胞转录,抑制多种炎性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少微血管的渗漏,提高β受体的敏感性,进而预防气道重塑,糖皮质激素(ICS在哮喘(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BDP)、氢化可的松、环索奈德气雾剂(ciclesonide)、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传统药物和炎性介质、细胞因子拮抗剂以及基因疗法、支气管热成型(bronchial thermoplasty)等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得到重新认识。哮喘防治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和涌现,使得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4、哮喘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特征 哮喘是一种支气管气道粘膜炎性反应,这种炎症与机体营养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4.1 哮喘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A(VA) 维生素A的学名为视黄醇,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童。VA缺乏儿童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正常儿童的2倍。体格(体重、身高)发育正常伴随VA缺乏的儿童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体格营养状况较差而VA正常的儿童。 国外的Arora等学者检测哮喘儿童和健康儿童血清VA,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哮喘儿血清V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哮喘组VA低下的发生率是健康组的4倍,而且哮喘的严重程度和血清VA 水平呈负相关,VA水平越低哮喘越严重,严重持续性哮喘的血清VA 水平显著低于轻度间歇性哮喘患者。Baker等针对成人哮喘患者的膳食称重调查发现,与健康成人相比,哮喘组VA 摄入量显著。 VA缺乏诱发哮喘的机制如下:①VA对呼吸道上皮细胞分化及保持其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VA缺乏时,气道上皮细胞纤毛消失,出现鳞状角化,腺体细胞功能失常引起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产生低下,脱落细胞阻塞管腔,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易致病原体侵入而引起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引慢性炎症及气道的反应性增高,从而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②VA有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VA缺乏时,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损伤了T、B淋巴细胞的功能,机体免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