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科综合化学章相平衡章动力学
* * 2. 具有不相合熔点化合物系统的熔点~组成图 ●示例 Na~K定压熔点~组成图,形成不稳定化合物Na2K ●相图分析 ——有一低共熔温度-12℃和一转晶温度7℃。Na2K热到7℃分解 Na2K(s)= Na(s)+ 熔液 三相平衡。分解反应又称Na2K(s)转晶反应(transition crystal reaction),熔液组成与固体Na2K不同 ——分析点a降温过程:a点熔液降温至K点,开始析出固体Na,K→M区间系统呈两相平衡,至M点,固体化合物开始析出,三相平衡,f=0,发生逆转晶反应,Na(s)+ 熔液 = Na2K(s),降温至M点以下,固体Na和固体化合物两相共存 ——具有不相合熔点的系统的相图特征是“T”字型 10.4.3 二组分固态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固液平衡图 ●概况 由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形式与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气液系统相似 ●相图分析 ——二组分固态互熔部分,称固体熔液或固熔体,φ=1 ,f=2,二组分完全互熔时,用S(A+B)表示,图中(Ⅲ)区。二组分部分互熔,互熔部分用α、β、γ表示。(Ⅱ)区为熔液与固体熔液两相平衡。(α+β)区为两个不同浓度的固体熔液或固熔体两相共存,自由度均为一 ——应用 通过相图分析可知道制备低熔点合金应选择的比例。例,Ge~Si,温度降低1210℃以下,Ge与Si可以任意比例混匀;Sn~Pb的合金制备范围较窄,一般Sn%<20%,温度控制在150℃?250℃之间;Ag~Pt合金,一般Pt%<50%,温度t<900℃ 10.5 三组分系统相图简介 10.5.1 三组分系统的相律分析 由相律:f=3-φ+2=5-φ 可知三组分系统最多可五相共存,最大自由度为4,分别是T、p和两个组分的浓度。三组分系统的完整相图是四维相图,一般情况下,讨论定温定压时的二维平面相图 10.5.2 三组分系统相图的等边三角形表示法 ——A、B、C三组分系统,组成为 xA、xB和xC。三组分浓度,可用等 边三角形表示 ——三角形的三顶点分别代表三 种纯物质,AB、BC和CA三边上 的点代表相应二组分A~B、B~C 和C~A系统组成。如AB边上的点M表示组成为B%=30%的A~B二组分系统。三角形内任一点均代表A、B、C三组分系统的一个系统点,其组成确定的方法是:通过系统点分别作平行于三条边的平行线,在各边上所截取的组成a、b和c即为A、B和C的组成。例如,图中的N点,A、B、C的组成分别为20%、60%和20%。 9.标出下列各系统中各相区的相态、相数和自由度数;绘制a、b步冷曲线,指明步冷曲经上转折点或停歇点处系统的相态变化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本章要求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2.掌握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明确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阿伦尼乌斯方程及其应用,明确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定义和物理意义;了解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果,并对过渡状态理论有初步的了解; 4.明确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和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明确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控制步骤法、稳态近似法、平衡近似法);明确链反应机理的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5.对溶液中反应、光化学反应、催化反应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化学动力学与化学热力学的关系 ——化学热力学 方向与限度:可能性 ——化学动力学 速率与机理:现实性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各类化学反应的速率(rate of reaction)以及各种因素(T,p,c,催化剂,光,电)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机理(mechanism of reaction) 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实际途径或步骤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并用 ——宏观方法 例,实验测定反应系统的浓度、温度、时间等宏观量间的关系,再把这些宏观量用经验公式关联起来,构成宏观反应动力学。本课程重点 ——微观方法 例,用激光、分子束技术考察某特定能态下的反应物分子通过单次碰撞转变成另一特定能态下生成物分子的速率,得到微观反应速率常数,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推向分子水平,构成微观反应动力学,也称分子反应动态学 李远哲 交叉分子束技术,对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1986年诺贝尔奖 ●研究化学动力学的意义 ——通过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可给人们提供选择加快所希望反应的速率、降低或抑制不希望的副反应发生的条件。对化工、材料、环保等领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反应机理(mechanism of reaction)的研究可揭示反应物的结构与反应能力的关系,了解物质变化的内部原因,以便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由于反应机理能够反映出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总工会招聘社会工作者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7年整理】厦门港游艇安全管理研究.pdf VIP
- 办公楼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试论港口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 VIP
- 2024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临床常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及TDM研究参考答案.docx VIP
- 《胎膜早破的指南》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PT课件.pptx
-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笔试辅警协警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