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西北坡火烧迹地湿地格局变化和其影响因子研究.pdfVIP

大兴安岭西北坡火烧迹地湿地格局变化和其影响因子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18卷 第 2期 水 科 学 进 展 VoI.18.No.2 2007年 3月 ADVANCESIN WATER SCIENCE Mar..2007 大兴安岭西北坡火烧迹地湿地格局变化 及其影晌因子研究 解伏菊1,2,3,肖笃宁 ,李秀珍 ,胡远满 ,王绪高 。 (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2.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选取大兴安岭 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主要过火区的图强林业局育英和奋斗两林场作为研究区,利用地理信息 系统软件 ,对其火后湿地格局变化 以及森林水文功能恢复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过火前相 比湿地面积增加 了77.56%,且分布趋于集 中;森林的平均水文调节能力 已得到初步恢复,但具有较高调节能力的林地所 占面积有 所减少 ;森林的水文调节能力、地形因子以及火烧强度对湿地分布格局的变化均有 明显影响。在森林水文调节功能 下降地 区、地势较低的谷地 ,坡度平缓的坡地以及火烧强度较大的地 区,湿地面积增加 明显 。 关 键 词 :水文调节能力;湿地格局 ;地形因子 ;火烧强度 ;恢复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 iA 文章编号i1001.6791(2007)02—0175—07 水文响应与景观表面特性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当环境干扰引起景观表面特性发生改变时,水文响应也随 之发生变化…1。林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显著地改变了森林景观的组成与格局,进而影 响森林的生态水文功能。 目前,火后森林水文响应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径流量的变化、水土流失、土壤化学 性质的改变等方面-26J。 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形主要以低缓山地与宽浅的河谷为主,河谷中广布的沼泽湿地是本区 自然环境 的重要特 征,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而水分条件和地形则是决定沼泽化过程的主要因素。1987年 5月6日发生在大兴安 岭的特大森林火灾,总过火面积达 1.33万km2。大火使林区形成了由不同的火烧强度区与未过火区构成的异质 镶嵌体。森林景观的格局与质量均发生了巨大改变。火后初期,许多学者对林区的水文状况、沼泽可能存在的 潜在变化,进行了研究和预测。如蔡体久等对火后河川径流的变化进行了定点观测,发现火烧后初期阶段,河 流径流量增加 ;随着植被的恢复,径流量经历 了先减少再逐渐增加直至恢复到火前水平的过程 7【】。杨永兴 ,赵 魁义等研究后认为大火后沼泽面积将扩大,不同的地貌条件使沼泽的演变趋势变得复杂:沟谷、低洼地沼泽呈 现分布扩大,沼泽化程度加重的趋势。而较陡的坡地、分水岭上沼泽则显露出分布缩小 ,沼泽化程度减轻的趋 势 J。特大森林火灾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森林景观 已逐步得到恢复,但对森林的水文调节功能恢复状况 。沼 泽湿地的格局演变等问题却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借助于景观指数,对 “5.6”大火的过火区图强林业局的育英、奋斗两林场的火烧前后沼泽分布格局进行对比,探讨火后沼泽的变化 规律;利用森林水源涵养整体扩散模型比较火烧前后森林水文调节功能的恢复状况;并通过对火烧强度、地形 因子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变化、沼泽格局变化的叠加,探寻各因子对湿地格局变化的影响。 收稿 日期:2005.12.01:修订 日期:200603.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4033100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 目 (KSCX2.SW.133);中俄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专项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解伏菊(1969一),女 ,山东龙 口人 ,高级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以及 GIS应用方面的研究。 E—mail:~shsj@163.eom. 通讯作者 :李秀珍 ,E—mail:lixz@iae.8c.cn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