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准备第二课9月7日)大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准备第二课9月7日)大众

新闻传播学研究 授课教师:刘阳;Email:liuyang@ 时间:周三下午2:00-5:00,地点::汇丰415 第一课 (8月31 日):课程准备 第二课 (9 月7 日):大众 米尔斯,《大众社会》,《权力精英》第十三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默顿,《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见 《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冯克利,《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 (代译后记)》,见 《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年。 勒庞,《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见 《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密尔,《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见 《论自由》第四章,商务印书馆,2007。 第三课 (9 月22 日,周四晚6:00-9:00):舆论和谣言 李普曼,《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公众舆论》第一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胡泳,《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传播与社会学刊》第9 期。 周裕琼,《真实的谎言: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的新媒体谣言分析》,《传播与社会》,2009年第9 期。 袁光锋. (2015). 公共舆论中的“同情”与“公共性”的构成——“夏俊峰案”再反思.新闻记者 (11),31-43. 袁光锋.(2014). 互联网空间中的“情感”与诠释社群——理解互联网中的“情感”政治. 中国网 络传播研究. 第四课 (9 月28 日):身份 (一):种族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见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3年。 吴叡人,《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见《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安德森,《民族意识的起源》、《记忆与遗忘》,见 《想象的共同体》第三章,第十章,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3年。 汪晖,《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开放时代》,2009年第3 期。 第五课 (10 月12 日):讲座 第六课 (10 月19 日):身份 (二):性别 福柯,《规训》,见 《规训与惩罚》第三部分,三联书店,2003年。 吴靖,《迷人的父权制》,《新闻大学》,2007年第2 期。 劳拉 ·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吕鹏.(2011). 电视体育:霸权男性气质的想象性生产与消费. 国际新闻界,(7),65-70. 第七课 (10 月26 日):身份 (三):阶级/劳动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开放时 代》,2014 年第6 期。 王维佳,《商品化新闻实践中的劳动者》,见 《作为劳动的传播》第五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 丘林川,《新型网络社会的劳工问题》,《开放时代》,2009年 12 期。 Smythe,D.W.(1977).Communications:blindspot ofwestern Marxism.CTheory,1(3), 1-27. Jhally, S., Livant, B. (1986). Watching as working: The valorization of audience consciousness.Journalof communication,36(3), 124-143. 第八课 (11月2 日):公共领域,政治派别 吴靖,《“观看”的文化与公共领域的转型:一种理论构建》,《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 凝视与对视》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 王维佳、杨丽娟,《“吴英案”与微博知识分子的 “党性”》,《开放时代》,2012 年第5期。 李艳红,《大众传媒_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开放时代》,2006年6 月。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传播与社会》,2009年第八期。 Zhou,Y., Moy,P. (2007).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opinion andmediacoverage.Journalof Communication,57(1),79-98. 第九课 (11月9 日):事件 邱林川,陈韬文,《迈向新媒体事件》,《传播与社会学刊》第9 期。 格尔茨,《深描说: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文化的解释》第一章,译林出版社,1999年。 曾繁旭、钟智锦、刘黎明,《中国网络事件的行动剧目——基于10年数据的分析》,2014 年 第8期。 李立峰,《範式訂定事件與事件常規化:以YouTube 為例分析香港報章與新媒體的關係》,《传 播与社会》,2009年第 10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