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北缘武山地区上白垩统沙漠相沉积特征-沉积学报.PDFVIP

西秦岭北缘武山地区上白垩统沙漠相沉积特征-沉积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秦岭北缘武山地区上白垩统沙漠相沉积特征-沉积学报

第35卷  第4期 沉 积 学 报 Vol.35  No4 2017年8月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Aug.2017 文章编号:1000⁃0550(2017)04⁃0649⁃15 doi:10.14027/ j.cnki.cjxb.2017.04.001 西秦岭北缘武山地区上白垩统沙漠相沉积特征 惠浪波,郭进京,韩文峰,王丽丽,毕娜,向光娅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  西秦岭广泛但不连续分布着一套晚白垩世红层地层。 这套红层地层所代表的原型沉积盆地是西秦岭中生代陆内造山 期发育的相互孤立的山间盆地拟或是整体统一红层盆地新生代以来地壳隆升侵蚀破坏的残留一直存在争议。 这个争议问题即 关乎到对西秦岭中生代末期的构造地貌状态的认识,也关乎到现今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地壳隆升初始地质背景。 通过对 西秦岭北缘武山地区上白垩统红层沉积地层中发育的一套砖红色砂岩的沉积序列、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等宏观地质特征的较详 细研究,结合对这套砂岩的矿物成分和显微结构以及石英颗粒SEM表面结构特征的研究,表明这套砖红色砂岩具有如下特征: 1)发育典型的大型风成交错层理;2)粒度均匀,分选好,以中—细砂、极细砂组分为主,缺乏粉砂—黏土颗粒组分;3)石英颗粒磨 圆度好,表面发育碟形和新月形坑、溶蚀坑、硅质薄膜等风成砂颗粒具有的独特表面特征。 据此提出这套砖红色砂岩是典型的沙 漠相沉积的新认识,并根据沙漠相沉积类型的识别标志将其分为沙丘沉积和丘间沉积两种沉积类型。 秦岭北缘武山地区晚白垩 世沙漠相沉积的存在,结合西秦岭腹地同时代的哈达铺、岷县西江等地分布在山顶面的晚白垩世红层地层中存在类似的沙漠相 沉积分析,提出了西秦岭晚白垩世不仅处于干旱炎热气候环境,而且曾呈现出地形相对平缓的泛盆地构造地貌状态。 这套红层 沉积反映了西秦岭晚白垩世为统一红层沉积盆地而非孤立的山间盆地,现今多不连续分布在山顶面之上是新生代以来地壳不均 匀隆升和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西秦岭;上白垩统;沙漠相;风成交错层理;石英砂表面结构 第一作者简介  惠浪波,男,1987年出生,硕士研究生,沉积学与沉积盆地构造分析,E⁃mail:wicsky@163.com 通讯作者  郭进京,男,教授,E⁃mail:gjj@tcu.edu.cn + 中图分类号  P512.2 1  文献标识码  A [4⁃6] 一直存在不同认识 ,但该套红层地层以固结成岩 0  引言 程度高、稳定的北西向构造线方向和宽缓的褶皱形态 西秦岭在经历了古生代—早中生代漫长的裂解 与其上覆的新近系甘肃群红层地层相区分,而其特征 扩张的有限洋盆形成、洋盆俯冲—岛弧形成到最后 的紫红色—砖红色和北西向构造线与下白垩统以深 陆—弧和陆—陆碰撞等多阶段板块构造演化后,印支 紫红色、灰紫色、灰色—灰黑色沉积岩为特征且构造 [1⁃3] 期完成其主造山过程而进入陆内构造演化阶段 。 线为北东向的东河群—河口群相区分,并且该套地层 白垩纪是西秦岭陆内构造演化的重要阶段,特别是晚 角度不整合在下白垩统河口群之上,因此,其时代应 [7] 白垩世红层盆地的性质及构造地貌状态更是青藏高 晚于早白垩,而早于新近纪,为晚白垩世 。 作为青 原东北缘卷入青藏高原系统的初始起点。 因此,晚白 藏高原东北缘重要地质单元的西秦岭,新生代以来的 垩世红层研究不仅对认识西秦岭白垩纪陆内构造状 地壳强烈不均匀隆升和侵蚀作用使得这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