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复习
第四学习主题复习课 我希望我的这次访问能成为一次融冰之旅。……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温家宝:《为了友谊与合 作 -在日本国国会的演讲》 2007年4月12 1894 1895 1900 1901 1931 1937 1945 → → → →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日近代惨痛的历史 战争知识—— 性质 起因 -经过 -评价 { 时间 地点 人物 } { 影响 胜败原因 启示 -结果 学法指导: “四大层面七小要素学习法”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1)九一八事变 √ (2)西安事变 √ √ (3)七七事变 √ (4)南京大屠杀 √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 (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 考核内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纲要求 本学习主题的基本线索: 日本的侵略 中国的抗争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西安事变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抗战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 1.时间: 2.经过: 3.结果: 4.影响: 1931 年 9 月 18 日。 日本侵略军炸毁南蛮铁路柳条湖段,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日本的侵略: 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伪“满洲国”成立。 七七事变 时间: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期间,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炮轰卢沟桥。 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卢沟桥展开激战。 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全民族抗日解放战争的开始。 日本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 事件经过: 1937年12月,日寇占领南京以后,对南京和平军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达30多万人。 日本的侵略: 西安事变 时 间: 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性质: 逼蒋抗日的爱国行动 中国的抗争: 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台儿庄战役 时间: 指挥者: 结果: 意义: 1938年春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共歼敌1万多人,这是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中国的抗争: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 时间: 指挥者: 结果: 意义: 1940年8月至12月 彭德怀 中国的抗争: 沉重地打击了日寇,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俘1.8万多人,摧毁了大量的敌碉堡和据点。 ----共产党敌后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间: 胜利的原因: 胜利的意义: 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抗日战争结束) 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1)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中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国内: 国际: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名称 时间 国家 结果 (中国)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 1937-1945 日本 胜利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英国 英、法 日本 英法日美德俄意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应当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