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语文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浣溪沙(语文版)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22岁中进士。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被指控讥讽新法而下狱,后贬居黄州,心中倍感委屈和失望。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其间,因病求医于庞安常,庞安常是个聋子,但不屈于命运,医术高明,善解人意。东坡病愈后,邀庞安常同游清泉寺,见寺旁兰溪西流,似有所悟,再看身旁的庞安常,思绪万千,不由诗兴大发,写作此词。 浣 溪 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qí tí shào shàng jìn fà 这首词和范仲淹的《渔家傲》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不同点:这首词字数少,句数也少;且词前有几句介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叫词前小序,点明写作的缘由。 (2)相同点:都分上下两阙,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解释下列红色字词的含义 (1) 寺临兰溪: (1) 山下兰芽短浸溪: (2) 萧萧暮雨子规啼: (3) 谁道人生无再少: (4) 门前流水尚能西: (5)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浸在溪水中 风雨声 杜鹃 再年轻 名词作动词,向西 本指黄鸡报晓,在这里代指时光流逝 不要把 靠近,面对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山下那短短的兰芽浸入小溪,松林里一条沙路干净得没有一点泥。暮色中阵阵春雨刷刷刷,远处子规啼叫。 谁能说人生就不能再年轻?你看那门前的溪水尚能奔向西。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慨叹光阴易逝。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雨后的景色。 下阕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1、从“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读到哪些内容? (1)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山下溪边多兰。 (2)点明游兰溪的时间,暮春三月。 (3)兰仅发芽,芽还很短,但生机勃勃,长得很快。 (4)“浸”用得生动,写出兰花之多。 上阕赏析: 2、“松间沙路净无泥”写作者漫步溪边。松间沙路怎样? 净无泥,“净”用得好,突出兰溪的洁净,一尘不染。 3、分析“萧萧暮雨子规啼”。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暮雨”可理解为傍晚的雨或暮春三月的雨。“子规啼”:杜鹃哀鸣。“啼”哭,出声地哭。暮雨萧萧,子规哀鸣,这是一个凄冷的环境,虽是写实景,从中我们读出了诗人贬官黄州期间的悲凉心情。 上阕赏析: 4、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些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描绘了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三幅画面。兰花发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涨满了水的小溪里;松林间一尘不染的沙路;黄昏时萧萧细雨声中,杜鹃在啼叫:这些描写渲染出一派爽人耳目、沁人心脾、优美洁净的春景,又带有作者当时丝丝落寞之情。 上阕赏析: 1、分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这两句以反问起,以借喻回答。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去,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人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词人面对着眼前“溪水西流”,却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 之“再少”,这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下阕赏析: 2、“休将白发唱黄鸡” 。 “白发”“黄鸡”语出自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诗是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老,调子比较低沉。苏轼这里说不要徒自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里是引经据典,而又反用其意,不但没有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阕“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从而使词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苏轼借这个典故唱出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用不着为白发苍颜而叹气,表现了词人在贬谪期间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下阕赏析: 浣溪纱苏轼 上阕写景 溪边兰草 幽雅 凄婉 下阕抒情 溪水西流—— 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松间沙路 雨中杜鹃 人生可再少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三月兰溪雨后淡雅凄婉的景色,即景抒情,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不因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的心境,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 小 结 * * * *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