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doc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9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   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揭示题  1.许多同学都喜欢背诵古诗,谁背一首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菊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2.解题。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看图、读诗   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   2.读诗。  自由读 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   重点理解“花满蹊、留连、恰恰”。   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一下。  2.学生自学、交流。   (四)理解诗意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给以适当鼓励、评价)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时时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  (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朗诵这首诗。  2.背诵这首诗。  (六)扩展  1.自学、讨论杜甫的另一诗《绝句》 绝句 杜甫 迟日江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交流(如果喜欢,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七)总结 第二时 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齐背《江畔独步寻花》。   2.分层次让单个学生背诵。  (二)谈话导入第二首诗《菊花》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板书:菊花 元稹)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 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 (四)理解古诗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好像是陶渊明的家,我沿着篱笆,欣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 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诚的赞赏。 (五)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 带着对菊花赞赏的感情朗诵。 (六)把两首诗结合起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七)总结 (八)堂练习 1.理解词语。  江畔: 蹊: 留连: 恰恰: 秋丛:  2.理解诗句的意思: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3.默写两首古诗。  (九)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江畔独步寻花  菊 花    杜甫     元稹 黄四娘家/花/满蹊, 秋丛绕舍/似/陶家, 千朵万朵/压/技低。 遍绕篱边/日/渐斜。 留连戏蝶/时时/舞, 不是花中/偏/爱菊, 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花开尽/更/无花。   教案点评:   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最后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在背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老师再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上的一些特点。针对这种教学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教案的多媒体演示,用辅助老师教学。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