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本位教学法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字本位教学法分析

漢語“字本位”教學法分析 王 若江 Analysis on the Zi-Centered Chinese Teaching Method Wang Ruojiang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firstly analyzes three different versions of Zi-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designed by Joel Bellassen, Lv Bisong and Wang Hongjun respectively and based on that,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and the present state of Zi-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versions of Zi-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essential condi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Zi-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is explored. Key words:Zi-Centered Theory, Zi-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提要: 本文通過分析白樂桑、呂必松和王洪君三位著名學者設計的“字本位”教學法方案,探討“字本 位”教學法發展脈絡和現狀,以及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研究“字本位”教學法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 關鍵辞: “字本位”理論 “字本位”教學法   自從徐通鏘先生提出了“字本位”理論,本位論問題在國内學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而對外漢語教 學界則對“字本位”教學法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本文擬通過考察一些“字本位”教學法方案,說明“字 本位”教學法的具體操作方式,分析各自的特點以及利弊得失,研究“字本位”教學法存在的基礎,探討” 字本位”教學法進一步發展的條件。 一 “字本位”理論與“字本位”教學法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教材中提出的,他主張“循 .   “字本位”理論是徐通鏘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漢語本來之面目進行教學”,“層層構詞”。白樂桑“字 初提出的,他在漢語與印歐系語言“本位”的同 本位”教學法的核心是在有限漢字的基礎上逐層擴 一性與特殊性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建立 展儘量多的詞語。 了“字本位”語法觀和相應的語義語法框架,并用   眾所周知,在第二語言教學法發展中,教學法 生前最後的二十年時間裡對其進行了不斷豐富和完 的產生一般都與一定的理論相聯繫。如:在結構主 善。所謂“‘字本位’就是把‘字’看做漢語的基 義語言學理論的基礎上產生語言聽說法;在轉換生 本結構單位,並以此為基礎探索漢語的結構規律、 成理論的基礎上產生語言認知法。而“字本位”理 演變規律、習得機制、學習規律和運用規律。”(徐, 論與“字本位”教學法之間的關係卻與之不同。從 2008,P2)徐通鏘“字本位”理論的核心思想是漢 初期的情況看,理論和方法之間不存在直接的派生 語的基礎結構單位是字,它是語言系統的樞紐,語 關係;白樂桑在提出教學法時,理論界還沒有提出 言各層面的研究都以它為支點,其層級關係是字 - “字本位”理論;徐通鏘認為理論與方法的同時出 字組(塊-辭)-讀-句。 現是“殊途同歸”。在徐通鏘“字本位”理論出現後,   “字本位”教學法是白樂桑在 1989 年出版的 學界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根據各自對理論的理解提出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