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学与技术导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科学与技术导论

   一九九一年,日本电气公司(NEC)首席研究员的饭岛澄男利用碳电弧放电法合成C60分子时,偶然于阴极处发现针状物,经过高分辨率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结构,发现这些针状物为碳原子所构成的中空管状体,直径约为数纳米至数十纳米,长度可达数微米的中空管状物,其比重只有钢的六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钢的100倍。 纳米碳管 单层纳米碳管 多层纳米碳管 正二十面体 共二十个面,每个面都是正三角形;每个面角都是五面角,共十二个顶点。 将每个顶角都截掉,截口处产生十二个正五边形,原来的每个正三角形都变成了正六边形。 20 个正六边形,12 个正五边形 —— 截角正二十面体。 碳簇 以 C60 (足球烯,富勒烯)为最常见。 从正二十面体出发,去理解 C60 的几何形状。 基于纳米碳管的纳米电机 如纸般的薄形显示器 科学家就纳米碳管的尖端施以小电压后(较电子枪所需的电压小多了) ,就可轻易地释放电子。    现在韩国三星公司已可将纳米碳管做成超微小电场电子发射或简称为「场发射」屏幕(field-emission display),若技术成熟把成本降低后,将取代传统式体积庞大的阴极射线管(CRT)屏幕。 未来可期的事是:厚度如同纸张的纳米碳管显示器将比传统阴极电视或液晶屏幕薄上千万倍。除省电外,纳米碳管显示器具可卷曲的特性将更方便携带,并且降低了搬运的困难。 场发射显示器 [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 场发射电极理论最早是在1928年由R. H. Fowler与L. W. Nordheim共同提出。 1968年由C. A. Spindt提出运用场发射电子作为显示器。 场发射显示器的原理类似阴极射线管 场发射显示器則由数十万个主动冷发射子所构成,每一像素有固定独立的电子发射子,毋须使用偏向板。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无数的纳米碳管尖端放电,来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中的电子枪,它不仅保留了传统阴极射线管电视优秀的影像品质,而且能源消耗低,整個荧幕的厚度可以從阴极射线管的50cm压缩到1cm,重量也大幅减轻。 单层纳米碳管(SWCNT)制作射极的新方法 仅需4V的驱动电压就能释放出电子。 在以尖端直径约20-30nm的圆锥状硅晶片作为射极所用传统场发射元件的制备基础上,再加上在硅晶片尖端以热CVD(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SWCNT的制备而成。 使圆锥状硅晶片的尖端成長SWCNT的射极(左)和将之並列如右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以奈米碳管作為場發射子,具有相当低的驱动电压,仅需4V的驱动电压就能释放出电子。 Milne等科学家发展出以单一光罩与自对准技术制造出场发射微阴极的技术,这项技术能保证纳米碳管与闸极针孔中心能共线。 每一微空中约有10余支纳米碳管,其直径约10-50nm,长度0.4 微米。 利用半導體製程成功製作三極場發射元件,可利用閘極控制場發射電流密度。 奈米碳管商用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將會是在顯示器市場,市場大餅約為 400 億美元。 目前包括日本伊勢電子、NEC、韓國三星等,已經有能力量產CNT-FED。這些廠商多採用CVD(化學氣相沈積)製造方法。 奈米碳管可用於電視、個人電腦顯示器,目前已進入試作階段。一般預估 2005-2010 年左右就可製造出省電、厚度僅數公釐的大畫面顯示器。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纳米碳管此类的碳结构可提供有效且清洁的储氢能力,较某些已知的固体材料在室温下可储存更多的氢,每个碳管就像是微小的海绵,可作为汽车中燃料电池的氢容器。 纳米电池-- 储氢的纳米碳管 纳米齿轮 由日本Morinobu Endo 教授所领导的科技研究小组,于2002年2月初发表,利用纳米材料的组成,于现有的制作技术,已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齿轮。该齿轮直径仅有0.2mm,且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抗热、滑动特性,这无非为实现分子机器的实现又迈进了一大步。    此外,科学家利用苯甲基与C60的键结形成分子齿轮的雏型。因此,我们设想若能将多个分子以准确的位置键结至纳米碳管上,这样所形成的分子齿轮,将成为组成纳米机器非常有用的组件。 纳米药物导弹 近来发现C60的结构能够迅速地与爱滋病毒结合,而将爱滋病毒的毒性减低,故可发展C60的衍生药物来阻止病毒的扩散。亦有报导指出,C60球内可填充金属元素,未来可利用其中空构造来携带药物。当这些纳米药物导弹进入人体到达患病处时,释放其内部的药物以破坏病毒体内的基因蛋白机制,达到准确歼灭目标的作用。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科学家詹姆斯、贝克(James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