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制度史

第二章、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土地制度史 (一)土地制度的沿革 1、氏族部落时期 以农业为本位,以土地和人民的衣食住合成“社稷”观念,为人民自治的基础。 前期: 氏族部落很多,这些氏族部落耕作土地,各自经营着自治的生活。他们的自治的根本思想是“社稷”观念 。土地可以看作是社稷所有物,且为各自治团体所公有。 后期: 黄帝时期施行“里田制度”,但是未能证实。 夏朝和商朝土地制度,是由社稷观念出发,按着人民分配土地,以谋求衣食住的安定为宗旨,并努力充分利用土地和减少荒地。 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 2、分封(封建)制度时期——井田制度 分封(封建)制度始于夏、完成于周。土地完全归周王所有支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井田制度基础得以建立。 领主保证和保护人民的生活,同时拥有征税的权利;人民则享受着生活保障和保护的权利,同时也有纳税和提供力役的义务。 井田制度: 根本思想:根据社稷观念的人民衣食住和人民自治等基础,加以组织和完成的。 理论依据 : (1)土地公有;(2)均分思想; (3)互相扶助;(4)防止土地兼并; (5)防止土地和耕作者的脱离。 授田方法: (1)土地分配,以生活安定为基本标准。 (2)使国内没有一个饥民。 (3)土地使用权分配给人民。 (4)井田区划,以便于自治为原则。 还田制度: (1) 一定年纪就要实行还田;日本人是人死以后,再实行还田。 (2)一般是六十到六十五岁,当然也有死后还田的。 井田制度的实施和破坏: 周代实行井田制度后,还有一部分实行夏商旧法。 春秋战国,井田制度逐渐破坏,到秦朝完全废止。 经济原因: (1)人口增加,土地不足。 (2)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发达的商业经济,使商人势力大增。 政治原因: (1)经过春秋战国,诸侯版图增大,因而授田不易。 (2)战乱影响。 (3)政治组织的改变。 社会原因: (1)三代时期,官吏公平,人民淳朴,土地授予,毫无毛病。但是后来土地有别,产生土地争夺,井田制度,不能保持原貌。 (2)三代时期,私田和公田,互相扶助,官吏和人民,互有责任。但是,后来官吏把责任统统归结于人民,而人民反倒不能责难官吏。于是,就失去了平等扶助的意义。井田制度的基础也就消失。 3、官僚政治时代 (1)官僚政治的发生: 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形成。 秦代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度派遣官吏到地方治理。国家大权集权于皇帝一身,士大夫阶层遭到打击。 秦末汉初,楚汉之争,士大夫阶层再次复活。汉代建立,再次打击了士大夫阶层。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士大夫阶层完全恢复,形成了在朝的公卿,在外的守吏,在野的就是士人。 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则完全寄托在农民身上。士大夫在农村里,和农民阶级有别。 他们混入农村,不但是在平等为主的农村自治上,加入了相异的分子,且政治上的权力和经济上的权力,搅乱了农村自治。 他们由身份上的优越权,获得了政治上的权力,以统治者的团体成员的资格,出入官厅,左右行政,裁判讼狱,操纵农村的政权。 (2)自治破坏与井田制度难复活 土地私有之后,发生的土地兼并和贫富悬殊,形成了社会的剧烈不安。因此,政府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 一是减轻赋税。 二是复活井田制度。 从王莽改制到北魏实行均田制,一直到王船山先生在提倡复活井田制度。但是,井田制度却难以复活,根本原因是农村自治破坏,光政府命令和计划是没用的。 农村自治制度破坏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士大夫地主的发生,造成了农村中的特殊阶级,而以个人平等的资格相结合的农村自治根本被士大夫地主破坏了。 第二,农村自治,土地不得不归农村农民所有。但士大夫地主发生后,商人地主势力也加入。商人势力深入农村表现在两个方面:购买土地成为商人地主和伸入农村金融界。土地为士大夫和商人所兼并,农村自治的根本破坏了。 (3)官僚政治与土地制度 社稷自治的本意是人民衣食住为根本;而官僚政治的根本在于自己阶级的保存和大量土地的诉求。 在官僚政治时期,土地制度以赋税的征收为第一义,而官僚阶级想方设法谋求私有土地增加为其次。 他们对于土地制度的目的,只在于不使农民发生骚乱,又要获得更多的收入。 官僚政治的结果,一方面是谋求土地所得之赋税增加,一方面又谋求士大夫阶级自身所有土地增加。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