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第18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辽、西夏、金及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知道契丹、党项和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对我国发展作出的贡献。
(2)知道北宋与辽、西夏战与和的过程,大致归纳宋议和的原因。
(3)掌握南宋与金和战的史实,理解岳飞抗金的正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别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与南宋、金、西夏形势图,了解多民族并立的情况。
(2)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澶渊之盟、绍兴和议,知道盟约、和议既是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同时又对双方的和平相处产生了积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辽、宋、西夏、金并立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2)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事迹,理解岳飞的抗金代表了当时反抗女真族暴政的人民利益。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澶渊之盟;岳飞抗金
难点:对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查阅历史资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杨家将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为什么会得到后人的赞扬?——抗击辽军,保国为民(杨家将是抗击的那个民族的进攻?—契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8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一、澶渊之盟
展示地图:《辽、西夏、北宋的并立》
教师提问:从地图来看,当时的北宋政权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哪个少些民族政权?
教师讲述:这些少数民族中的契丹族在唐朝中后期,趁政局混乱迅速崛起,建立了政权。契丹族建立政权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请学生看课本107页完成。(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
教师提问:宋辽之间的战还有一次重要的战役。(澶州之战)
教师提问:澶渊之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订立的?内容是什么?作用如何?
1.时间:1005年
2.地点:澶渊
3.内容:双方各守边界,宋给辽“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岁币: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也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辩一辩:
正方: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不可取。
教师讲述: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观点一是对于北宋而言,“岁币”确实是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观点二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和约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战争状态,使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有利于北方的发展。
——和平有利于经济发展
教师提问:宋辽关系稳定后,北部边境安宁了,这时在西北边境党项族又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西夏是怎样建立的?与宋的关系怎样?
教师讲述:1038年,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史称西夏。西夏和宋达成和议:西夏对宋称臣,宋向西夏提供白银、绢、茶叶等岁币。
考一考:将下列政权与其建立者,用线相连:
二、岳飞抗金
教师提问: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道士邱处机偶逢郭姓、杨姓猎户即将生子,就给两个孩子争别取名郭靖、杨康,两家猎户夫妇非常满意。邱道长给他们取这样的名字有何用意?
教师讲述:就在辽朝、北宋逐渐衰败的时候,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又强大起来(女真族就是唐朝时期东北边疆的靺鞨族)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金先灭了辽又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又建立了南宋。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是以南宋与金对峙时期为背景的,两个孩子名字中的“靖”“康”两字,就是指金军灭亡北宋的靖康之变。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史称南宋
教师提问:有没有听过这句话:“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知不知道这里的“忠骨”和“奸臣”指的是谁?
教师讲述:金灭北宋后,金军并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南下掠夺,南宋统治者在江南偏安,南宋军民则为收复中原而浴血奋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
讨论:
宋高宗为什么要强令岳飞班师? 你觉得下列哪些原因是正确的?
1、担心岳飞战功太显赫,功高盖主。
2、满朝文武反对继续抗金。
3、惟恐岳飞抗金胜利,迎回宋钦宗,自己的帝位不保。
4、朝廷经济危机,钱粮不继。
5、害怕进一步得罪金朝,金朝将不应允他的求和。
教师提问: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南宋和金朝都不堪承受连年的战争于1141年达成合意,当时正值宋高宗绍兴年间,所以又叫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教师提问:仔细分析图表,为什么说“绍兴和议”最为屈辱?(唯有“绍兴和议”宋朝向对方称臣。)
【教学反思】
导入新课部分,我先给学生展示了《辽、西夏、北宋的并立形势图》指出中国历史在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由统一再次走向分裂。内容主要有辽、西夏和北宋政权的建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融合中的碰撞。目的就是让学生简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