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的嵇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中的嵇康

《世说新语》中的嵇康 ——通过《世说新语》浅谈嵇康的人格魅力 内容摘要: 在魏晋士子中,嵇康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这并非因为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而是因为他的死,他以生命的代价使其人格和精神升华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丰神俊朗的外表,卓尔不群的气质固然让人为之感叹;他“博综技艺,丝竹特妙”的高超才华也让人欣羡;他“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的绝世风姿也令人神往,但真正能打动人的是他的人格;他“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将封建礼教踩在脚下,敢于“非汤王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大胆追求人性的自由,从而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 当然,嵇康之死,尚不仅仅因为其性格,与他的身份也不无关系。他与曹氏家族的姻亲关系使之在司马集团眼中成了一个猎杀的对象,身份地位既在风口浪尖之上,内在性格又使其不愿委曲求全,不死奈何?一曲《广陵散》便是他在人间的最后遗响了。 关键词: 嵇康人格 嵇康的外貌在古代也是一位美男子、伟丈夫。据《容止》第五则中记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所谓容止,指的是一个人的仪容举止。此条目大致意思是说嵇康身高七尺八寸,换算过来大概有今天的一米九一左右,风采卓异。看到他的人赞叹说:“潇洒端正,爽朗清高。”,也有人说:“如同树下清风,高远绵长。”而山公即山涛,嵇康的好友之一,也评价说道:“嵇叔夜就像山崖上的孤松,傲然独立;他醉酒的样子,便如高耸的玉山将要崩倒。”由此可见,嵇康的外貌确然丰神俊朗,气质异人。而在《晋书·嵇康传》中也谈到嵇康的外貌,“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余嘉锡在《容止》第十三则中解释:“土木形骸者,谓乱头粗服,不加修饰,视其形骸,如土木然。”据《颜氏家训》中记载,当时的名士大都非常重视修饰,出门前非但要傅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如此方能从容出入。而嵇康可谓当时名士中的异类了,整日蓬头垢面,不加修饰。但即使嵇康如此“土木形骸,不自藻饰”,却依然让人称赞道:如萧萧清风,明爽俊朗;如凛凛寒松,高拔清峻;让人认为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此缘于何故呢?曾有人说过,一个人的外在表象,有时可以折射着他的内在品质。而我则认为,反过来说也是可以的,一个人的内在气质也会影响他的外在表象。正是嵇康的那种傲然独立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才令他人深深折服,不得不赞一声“龙章凤姿”。即使不修边幅,“土木形骸”也遮挡不住他的光芒。这一点在《容止》第十一则中也得到了旁证: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卓然超拔,如鹤立鸡群。”而王戎回答道:“你还没见过他父亲呢!”这里的嵇延祖就是嵇康的儿子嵇绍,而王戎则是嵇康好友,也是当时的名士,与嵇康同属“竹林七贤”之一。在旁人看来,嵇绍的风采已压倒众人,犹如野鹤立于鸡群一般,而王戎却认为嵇康较其子则更胜一筹。由此更可证明嵇康是如何的气度非凡了。 二、气度非凡的嵇康 在魏晋时期,长年的战乱使整个社会显现出一片凋蔽的景象,再加上人与人的倾轧和权力的勾心斗角,个人生命霎时幻灭。面对世情的悲凉,生存的艰难,文士们只能借托于醉以粗远世故,或寄情于山川以排遣忧虑。但处于死亡阴影的笼罩下,文士们反而活得更加任情自我,放诞不羁。《任诞》第一则就写道: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所谓任诞就是任性放纵之意。而将这一条目作为任诞门的开篇,意谓“竹林七贤”皆是任诞之人。这里不仅讲了“竹林七贤”的由来,(嵇康与阮籍、山涛、王戎等七人俱是当时的名士,常常聚于竹林,纵情饮酒,又都偏好玄学清谈,于是世人便将这七人合称为“竹林七贤”)。而且根据此条目所言,“肆意酣畅”的饮酒,显然是“七贤”被认为任诞之人的主因。关于饮酒,查阅先秦典籍即可知,早期造酒和饮酒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祭祀。在《诗经·大雅·既醉》中就描写了周成王在祭祀宗庙时遍饮群臣,以期望能达到教化臣民的目的。可见饮酒一直是礼教用以规范个人行为意志一种方式。但在魏晋时期,饮酒却成为魏晋名士用来摆脱这种礼教束缚,追求自然和自由的手段。老庄玄学的复兴,儒家礼法的削弱,使名士们感到自由的可贵,也为个性的张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名士们开始追求一种任情自适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们在美酒的滋润下,呈现出了一种令人艳羡的超脱和潇洒。而嵇康更是任诞放达,以饮酒来反抗礼教的代表人物。据《伤逝》中的第二则曰: 王浚冲为尚书令,着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