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超市:自产“拳头商品”围绕社区做文章.docVIP

永和超市:自产“拳头商品”围绕社区做文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和超市:自产“拳头商品”围绕社区做文章   还记得柴静的《穹顶之下》吗?还记得那句“全世界钢铁产量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唐山瞒报的产量第五”吗?   一个短暂的镜头,一句简短的语言,却把一座被称为“近代工业摇篮”的城市推到风口浪尖。迎面而来的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产能的调整,大批小钢厂的倒闭、歇业,大批工人下岗。   “去产能搅动”得不再是这座城的钢铁市场,2013年底以来,唐山的商业也发生了巨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了明显变化,冲动消费的人群渐渐披上了理性的光环;超市门店的销售额明显下滑;零售业迎来“大地震”。   面对席卷而来的零售风云,盘踞在唐山钢铁主要产区的永和超市也开始调结构、促生产,在实践中不断改善生鲜经营方式、开发自有品牌生产线、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在与新消费形势相适应的过程中,推动企业稳步前进。   在唐山有这么一家小饭馆,外表破旧不堪,天气冷了不开,天气太热闭店,周末了要休息,老板心情不好也不开工,可但凡营业必是座无虚席,菜价也比市场高出许多。   “一般店关两个月就没人了,人家的店关两个月开门还是这么多人,说明人家有核心的东西,有底气。”初入唐山,初见一个有些微微发福,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男人,就听到了这么一个不知是丰满还是骨感的现实商业故事。   他说:“我就想开一家这样的小店。”   这个男人就是唐山丰润区零售业“地主”永和超市的董事长――李勇和。   厨师出身的他,总抹不去“手艺人”的情怀――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艺,让别人品尝到快乐,让自己也活得惬意。   虽然出自他手的熟食仍是当地的一绝,可随着永和超市从一家变成十家、十五家、二十家、二十五家、二十九家……李勇和越来越多在卖场奔走,离厨房愈发远了,离自己想要的生活似乎也远了。   然而,在唐山这个资源型城市进入转型期,零售业面临一场洗牌时,他却闲暇了下来。   他的企业像往常一样运行,他的顾客仍会到店内寻找永和超市独有的商品――永和的自有品牌商品,他的超市超过一半以上的销售贡献来自生鲜。   在唐山调结构、去产能,商业企业销售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永和超市100平方米的总部店仍保持着6万到8万元的高销售额。80平方米的十四小区店和600平米的十一小区店业绩即使同一线市场同样面积的超市相比,销售丝毫不逊色。   生鲜是永和超市的重头戏   或许是身为厨师的原因,又或许是十多年前自己熟食店的几位顾客真的打动了他,在李勇和开超市之初就对“入口”商品有着特别的兴趣,生鲜就是永和超市的重头戏。   他的办公室里,桌子上总能找到一些糖果、瓜子、苹果、橘子之类的吃食。办公桌后的书柜里,他珍藏了自1992年以来,几乎所有关于烹饪方面的报纸杂志。   即使2003年,他把自己的熟食店改成“永和超市”,李勇和率先引进的也是蔬菜、水果。随着生意的扩大,其他品类才慢慢走进来。   在当时,民营超市从业者多是百货起家,很少有人能想到让高损耗、低毛利的生鲜产品引入到超市里。谁承想十几年的发展,生鲜会成为无论电商还是实体零售都争相尝试的“肥肉”?   有人说李勇和做生鲜是运气,有人说是水到渠成,也有人说这是企业家眼光。倘若与当时李勇和成立永和超市的初衷连接起来,这一切就都不难解释了。   2002年从国营饭店下岗,李勇和并没有打算从事超市行业。而是像其他人一样,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开起了熟食店。在和顾客交流的过程中,李勇和发现他们之所以来熟食店买熟食,不单是东西做得好吃,跟小区距离菜市场、超市远也有关系,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建议他卖些果蔬产品。   不到一年时间,根据顾客提出的需求,李勇和熟食店的品类大大增加,锅碗瓢盆、酱油、醋等都有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超市。2003年,李勇和干脆就把熟食店改成了“永和超市”,熟食、水果、蔬菜仍占据了小超市的大部分面积。   率先做减法 在经营品项上突出“主题”   随着品类的增加,超市陈列变得有些凌乱,李勇和感觉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有时候我都不记得东西放在哪里了。”于是他就开始考虑如何在减品的情况下,又能让居民买到需要的商品。   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就这么开始了,李勇和开始仔细观察顾客的消费行为,如顾客一般会在店内购买哪类商品、什么品牌、规格是多少等。就这样李勇和找出了顾客在店里最爱买的、周转快的品类,配合着自己的熟食、生鲜产品开出了一个在当时“主题”就特别突出的店。   现在永和超市的货架上除生鲜外,几乎全是快速消耗品,如卫生纸、保鲜膜等。永和超市100多平方米的店面,根据商圈的不同,单品数最多不超1000个,一般都在800个到1000个之间浮动。占店铺面积70%的生鲜,制造出的销售额平均也达到了70%。   拳头商品 自己生产   “开生鲜主题店,在唐山永和超市是头一份,我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