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吸收_低浓度二氧化硫_填料吸收塔_方案设计书.docVIP

水吸收_低浓度二氧化硫_填料吸收塔_方案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吸收低浓度SO2填料吸收塔设计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依据和要求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混合气体(空气中含SO2气体的混合气体)处理量为90 kmol/h 2、混合气体组成:SO2含量为7.6%(摩尔百分比),空气为:92.4%(mol/%) 3、要求出塔净化气含SO2为:0.145%(mol/%),H2O为:1.172 kmol/h 4、吸收剂为水,不含SO2 5、常压,气体入塔温度为25°C,水入塔温度为20°C。 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 2、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填料层压强的计算。 3、填料塔附属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4、填料塔工艺条件图。 H2O- SO2 在常压20 °C下的平衡数据 x y x y 0.00281 0.0776 0.000423 0.00763 0.001965 0.0513 0.000281 0.0042 0.001405 0.0342 0.0001405 0.00158 0.000845 0.0185 0.0000564 0.00066 0.000564 0.0112 气体与液体的物理性质数据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气体粘度 气体扩散系数 气体密度 液体的物理性质:液体粘度 液体扩散系数 液体密度 液体表面张力 设计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填料塔图(2号图)一张 第二SO2净化技术和设备 一、SO2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 1、二氧化硫的来源 二氧化硫的来源很广泛,几乎所有企业都要产生二氧化硫,最主要途径是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大约一吨煤中含有5-50kg硫,一吨石油中含有5-30kg硫。这些燃料经燃烧都产生并排放出二氧化硫,占所有排放总量的96%. 二氧化硫的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火山活动,森林火灾以及海水飞沫。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 自然来源主要是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地质深处的天然硫元素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燃烧氧化为二氧化硫,随火山灰一起喷射到大气中。地球上57%的二氧化硫来自自然界,沼泽、洼地、大陆架等处所排放的硫化氢,进入大气,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氧化硫。自然排放大约占大气中全部二氧化硫的一半,通过自然循环过程,自然排放的硫基本上是平衡的。 人为来源则指在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中,使用含硫及其化合物的矿石进行燃烧,以及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的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从而使其中一部分或全部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二氧化硫污染。这部分二氧化硫占地球上二氧化硫来源的43%。随着化石燃料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全世界认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在不断在增加,其中北半球排放的二氧化硫占人为排放总量的90%。我国的能源主要依靠煤炭和石油,而我国的煤炭、石油一般含硫量较高,因此,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化工厂和炼油厂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酸酐,英文名称: sulfur dioxide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分子量64.07 密度为1.4337kg/m3 (标准状况下) ,密度比空气大。溶解度:9.4g/mL(25℃) 熔点76.1℃(200.75K) 沸点10℃ (263K) 蒸汽压338.32kPa(2538mmHg,21.11℃)易溶于水,在338.32kPa水中溶解度为8.5%(25℃);易容于甲醇和乙醇;容于硫酸、乙酸、氯仿和乙醚等。易液化(mp:-10℃)。 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为亚硫酸水溶液。实际上,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成分为SO2·7H2O,仅含有微量的亚硫酸,但是亚硫酸盐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所谓的亚硫酸水溶液能被空气逐渐氧化成硫酸,其浓度越低氧化越快,而且一经加热就会有自行氧化。 二氧化硫在完全燃烧干燥时几乎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当在有初生态氧的燃烧环境下,或者对二氧化硫与氧气的混合物进行放电,则有氧化反应发生。氧化性:SO2+2H2S=3S+2H2O ;还原性:能被Cl2、Br2、I2、Fe3+、KMnO4、HNO3等强氧化剂氧化成高价态硫元素。 SO2+X2+2H2O=H2SO4+2HX 3 、二氧化硫的危害 二氧化硫对人体及动物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对眼角膜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作用。其浓度与反应关系如下:0.4毫克/立方米时无不良反应;0.7毫克/立方米时,普遍感到上呼吸道及眼睛的刺激;毫克/立方米时,短时间作用即可反射性的引起器官、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呼吸道阻力增加。一般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1.5毫克/立方米,对人体健康即为有危害,长期接触主要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hl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建筑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