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式传承:让辽菜拔了申遗头筹
【编辑留言】我们试图从“辽菜传统烹饪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历程中寻找一种精神――相比知名已久的八大菜系,辽菜并没有先拔头筹的优势,但推动辽菜申遗的这些人,却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掘、对开放式师徒传承模式的坚持,帮助辽菜登上荣誉顶峰。他们所坚持的,恰恰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中国餐饮文化博大精深,著名的八大菜系川、鲁、粤、苏、浙、闽、湘、徽菜可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八大菜系虽然历史悠久,却尚无任何一个菜系被整体收录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唯一成功跻身国家级非遗目录的,是八大菜系之外的另一菜系――它就是号称中国菜系“无冕之王”的辽菜。
这一极具分量的荣誉得来不易,这不仅是因为辽菜深厚的文化底蕴、精良的制作工艺,更是因为在辽菜文化的背后,有一群热爱餐饮事业、精于辽菜传承的人不遗余力推动。
“回首漫长的申遗过程,餐饮行业中的诸多辽菜大师、传承人、知名传统辽菜饭店的职工们都付出了巨大努力。申遗成功,则标志着辽菜在中华菜系中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辽菜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独家保护单位、鹿鸣春饭店董事长张春海对记者说。
餐饮业的“黄埔军校”
即便在现代社会,餐饮这行业也非常特殊,普通烹饪学校往往只能给学生打下基础,学生步入社会后想成为真正大厨需要重新拜师,并从最低级的洗碗、洗菜、水案做起,若干年后才能获得跟在师傅身后学习的机会。在传统的师徒传承中,师傅很少直接传授技艺,要靠徒弟用心观察甚至偷艺。这种传承方式虽然颇具神秘感,却不利于一个菜系的大范围推广。中国八大菜系之所以没能整体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鹿鸣春饭店却有着另一种独特的师徒文化。鹿鸣春饭店成立于1929年,是辽菜的发祥地及经典代表。上世纪70年代,商务部为重振我国的传统餐饮业,让传统经典菜系获得大范围推广,在辽宁开设了全国高等厨师进修班,以鹿鸣春、御膳酒楼为培训基地,委任鹿鸣春创始人之一、国家特一级厨师王甫亭担任校长。该进修班连续开办70多期,其中大部分厨师学员如今已是著名酒楼的厨师长或经理,鹿鸣春也由此被称为餐饮行业里“厨师的黄埔,冠军的摇篮”,也正因如此,辽菜得以在民间、官方都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度。
“虽然餐饮行业的师徒传承方式与工业企业中的师徒传承有很大不同,但也有共通之处。比如鹿鸣春作为辽菜的经典代表,其企业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开放的师徒传承模式,师傅带徒弟倾囊相授。”辽宁省财贸轻纺金融工会主席李宝忠说,也正因这种开放的传承方式,才让鹿鸣春涌现出诸多烹饪大师,更让辽菜烹饪的精湛技艺广为流传,从而为申遗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1983年,王甫亭之徒、鹿鸣春厨师刘敬贤代表辽宁队参加首届全国烹饪大赛暨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以兰花熊掌、游龙戏凤等4道名菜,一举夺得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冠军,位居全国十佳厨师之首。赛事评委询问刘敬贤属何流派。刘敬贤回答:“辽菜”。这一番问答经《工人日报》报道后,辽菜这一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菜系名扬海外,刘敬贤率团多次赴海外表演冠军名厨宴,让辽菜的名字广为传播。
4年艰辛申遗路
将辽菜烹饪技艺推向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的,是刘敬贤的徒弟、现任鹿鸣春董事长的张春海。
张春海早年是沈阳一著名辽菜饭店风味楼的厨师,后拜刘敬贤为师、在鹿鸣春所倡导的开放式师徒传承模式下,张春海迅速成长,获得中国烹饪大师称号。2008年,张春海成为重新开业的鹿鸣春饭店董事长,从2010年,张春海开始积极推动辽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菜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东汉时期的烹饪技艺已有了相当的水平,进入清代,由于在沈阳建都,辽菜受满族食风影响较为深远,宫廷菜的精湛与考究、王府菜的名贵与品味、市井菜的雅俗共赏、民间的乡土醇厚形成了辽菜深厚的底蕴与丰富的内涵。到20世纪初,辽菜汲取了宫廷菜、京菜、鲁菜的传统技艺精华,同时融合了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类民族菜的特点和东北地区特产的食材优势,创造了具有菜品?S富、季节分明、口味浓郁、讲究造型的辽菜特点。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的烹饪事业蓬勃发展。老一辈国家级烹饪大师唐克明、王甫亭、刘国栋等各怀绝技和拿手名菜,成为辽宁名厨的代表。”张春海说起申遗的初衷时,先讲述了辽菜的渊源。他认为,鹿鸣春作为辽菜的经典代表,推广辽菜、推动辽菜申遗都是责无旁贷的。
在烹饪领域,将某一菜系整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先例。张春海以及鹿鸣春的厨师团队不得不一步步摸索着尝试。千百年来,辽菜在东北大地不断开枝散叶、推陈出新,东北多个城市都涌现出许多名厨名菜,各个城市的名厨之间往往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师承关系。从2010年开始,张春海带领鹿鸣春的烹饪名厨组成专家团队,对辽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