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方案设计书教案.docVIP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方案设计书教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1-1 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1. 性质:主要专业课 2. 内容: 由于注射成型的用途广泛,所以近年来,注射成型技术无论是在成型物料方面,或者是在成型设备、成型模具和成型工艺方面,均在迅速发展。 本门课主要阐述: 注射成型理论;注射成型工艺条件选择与控制;注射模的结构组成与设计方法等。 3. 要求:   1)熟悉塑料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2)掌握塑料注射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基本设计方法 3)了解塑料挤出成型、压注成型等其他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 4. 教学安排: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课程 1)为配合本课程的学习,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试验课,以了解注射机的结构、原理、工艺、模具特点。 2)此外,还有2周的课程设计和约13周的毕业设计。 由此,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复习与应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独立设计模具的能力。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曹洪深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王孝培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任鸿烈、冯良编. 塑料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广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王树勋、邓庚厚编. 典型注塑模具结构图册. 长沙:中南工大学出版社,1992 许健南主编. 塑料材料.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1999 §1-2 塑料及其应用 一、塑料的概念 1. 概念:塑料是一种由树脂和某些助剂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 性能: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流动性,可以被模塑成型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件。 3. 组成: 1)树脂:又称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合物。一般相对分子量在一万~数百万之间,分天然与合成两种。 合成树脂:是人工将低分子化合物单体通过合成方法生产出的高分子化合物。 作用:粘结作用,又叫粘料。 2添加剂:添加到树脂中,以改善树脂的某种性能的材料。单纯树脂不能满足成型工艺要求和使用要求。 4. 特点:1)密度小:ρ=0. 9~2. 3g/cm3,约为铝的1/2,铜的1/6。 泡沫塑料:ρ=0. 01~0. 5g/cm3。制成同样大小的制品,塑料件要轻得多。 2)比强度高:按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虽然塑料的强度不如金属,但因小,其相当高。如:40Cr调质后=1000MPa,1000/7. 8=128而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拉伸比强度可达170~400 3)绝缘性好: 原因:塑料原子内部一般没有电子和离子,故大多数绝缘性好。 用途:广泛用于电机电器、电子行业,作结构零件和绝缘材料,如插头、插座、开关、手柄、电器等。 4)化学稳定性好:对酸、碱等化学药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 其中PTFE的化学稳定性最高,抗蚀能力优于黄金,”王水” 对它也无可奈何,故称为”塑料王”。广泛用于化工行业和日用品中,如:管道、密封件等。 5)减摩、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强,可用来制造轴承、齿轮、密封圈等。如PTFE:对钢的动、静摩擦系数为0. 04,使用温度250℃。 6)减振、隔音性好:来自聚合物大分子的弹性、柔韧性。制成的传动摩擦零件噪音小、吸振性好。7)不耐热,在阳光、压力和某些介质下易老化。8)线胀系数大,影响精度。 9)透光、绝热。 §1- 塑料工业的发展 1. 初创阶段: 30年代以前,科学家研制成了酚醛PF、硝酸纤维素(与樟脑混合制取可塑性塑料)及醋酸纤维素。 特征:间歇法,小批量生产。 2. 发展阶段: 30年代,低密度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和聚酰胺PA等塑料相继工业化,为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3. 飞跃发展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1)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为塑料工业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原料   2)齐格勒纳塔用有机金属铬化物定向催化体系聚合工艺创立的高分子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及聚合技术的开拓,使高密度PE和PP工业化   3)工程塑料也因碳酸脂PC和聚甲醛POM、聚酰亚胺PI等的相继出现并实现工业化生产,使塑料向耐高温的领域发展。   4)增强及复合材料的出现使塑料步入高强度、耐高温的尖端材料领域。 5)此阶段,塑料的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成型加工技术更趋完善 4. 稳定增长阶段:  70年代以来,出现石油危机,原材料价格猛涨,塑料的增长速度下降。此阶段特点:1)通过共聚、交联、共混、复合、增强、填充和发泡等方法来改进塑料的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应用领域,生产技术更趋合理。2)塑料工业向着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产业系列化,不断开拓功能性塑料的新领域发展。 5. 我国的塑

文档评论(0)

phl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建筑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