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经纬》与韩国鲜时代的汉字研究.PDFVIP

《六书经纬》与韩国鲜时代的汉字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书经纬》与韩国鲜时代的汉字研究

《六书经纬》与韩国朝鲜时代的汉字研究 黄卓明 (郑州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韩国朝鲜时代是韩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本时期的韩 国在中国语言学研究方面,无论是文字、音韵还是训诂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中,洪良浩编撰的《六 书经纬》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意义并且流传至今的一部汉字研究文献。 关键词:六书经纬 韩国朝鲜时代 汉字研究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0)04-0082-04 一 韩国和中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交往密切,而汉字正是中韩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据史料记载,汉语汉字早在公元前 12 世纪就已经传入朝鲜半岛[1](P4)。长久以来,对汉语 的掌握和运用一直是韩国统治者、士大夫阶层和读书人身份的象征。因此,历史上很多知名 学者,同时又是文笔华美流畅、汉语书面语功底极佳的汉文学家、汉文诗人。 朝鲜时代是韩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韩国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这段 时间从 1392到 1900 年,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清两个朝代。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本时期的 韩国在中国语言学研究方面,无论是文字、音韵还是训诂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2]。其中, 尤其是对构成汉文和汉诗的基础——汉字和汉字的构成理论——“六书”,朝鲜时代的学者 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3](P74-137)。 本文通过对《朝鲜王朝实录》[4]的查证发现,早在宣祖 6 年(1573)就已经有了《六 书附录》的记载,可惜由柳希春1编纂的这本书却佚失了。之后又过了近二百年,有关汉字 和“六书”研究的文献才又陆续出现,而洪良浩编撰的《六书经纬》正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 意义并且流传至今的一部汉字研究文献。 洪良浩(1724-1802)是朝鲜后期的文臣兼学者。本贯丰山,初名良汉,字汉师,号耳 溪。1747 年(英祖 23 年)考中进士,1752年庭试文科丙科及第,历任司宪府持平、弘文馆 修撰、校理等职,1774 年登俊试,1777 年(正祖 1 年)洪国荣当权时被排挤做庆兴府使, 1781 年被召回做汉城别右尹,以后历任司谏院大司谏、司宪府大司宪、平安道(今平壤) 观察使、吏曹判书等职,1799 年获得兼任弘文馆和艺文馆两馆大提学的最高荣誉。 他主持编纂了《英祖实录》、《国朝宝鉴》、《羹墙录》、《同文汇考》等多种书籍, 特别为地方官著述了《牧民大方》。曾于 1782 年和 1794 年两次出使中国,和中国学者广泛 交游,为当时朝鲜接受并推广考据学做出了贡献。1801 年退休,第二年去世,谥号文献。 洪良浩除了著有《耳溪集》37 卷以外,还有《六书经纬》、《群书发排》、《格物解》、 《七情辨》、《海东名将传》、《高丽大事记》、《与王肇乘》、《朔方拾遗》、《北塞记 收稿日期:2010-02-23 作者简介:黄卓明(1964年生)女,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海外汉学及对外汉语 教学与研究。 1柳希春(1513中宗8-1577宣祖 10)本贯善山,字仁仲,号眉岩。《六书附录》是他在流放期间编纂的一本书, 可惜失传,其价值已无法考证。但至少能说明在16世纪中期的朝鲜时代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六书” 问题。 - 1 - 略》、《万物原始》、《乡约折中》等众多著述,其文笔流畅、条理清晰,他的学问和文采 被公认为在当时的臣僚中无出其右者。 他对汉字的研究以及对汉字研究的见解,见于他所撰述的《六书经纬》及《六书经纬序》 中。 二 2 《六书经纬》是 17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