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归纳与思维拓使用指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使用指导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是在“案例探究”的基础上的归纳和拓展,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错别字的类型——同音致误、音同义近致误、音同形似致误、形似致误,二是应试和解题的策略。教师应当采用指出要点让学生自学的方法。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本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辨析,能力层级为A级。 高考从语基、默写和作三个方面考查错别字,而语基题由于受电脑印刷的限制,只能考查别字。 (一)造成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种: 1、同音或音近致误。汉字是表意字,因而同一个发音,可以写成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书写时容易张冠李戴造成错别字。如:“牢骚”误写为“劳骚”,“川流不息”误写为“穿流不息”,“仗义执言”误写为“仗义直言”,“甜言蜜语”误写为“甜言密语”,把“秘而不宣”误写为“密而不宣”,“众生相”,误写成“众生像”,“竖井”误写为“树井”,“梳妆打扮”,误写为“梳装打扮”等等。 2、音同义近致误。同音再加上义近就更容易造成错别字,因为容易“望义生”。 “望义生”为另一个词语。如将“词语含义”中的“含义”误写为“含意”(含义,用于词句;含意,用于诗、说话),再如“反映”误写为“反应”或相反;“治癌”误写为“致癌”或相反;“不止”误写为“不只”或相反;“融化”误写为“溶化”或相反;“学力”误写为“学历”或相反;“考查”误写为“考察”或相反等等。 “望义生”为一个事实上的生造词语。例如:“震撼”误写为“振撼”,“破釜沉舟”误写为“破斧沉舟”,“备受欢迎”误写为“倍受欢迎”,“长年累月”误写成“常年累月”,“重叠”误写为“重迭”,“万事俱备”误写为“万事具备”,“真知灼见”误写为“真知卓见”等等。 3、形似致误。汉字中有许多形状相似、相近的字,平时不注意辨别,书写时不够细心,都容易造成误写。这些容易误写的字大致又可以分成两类。 增减笔画造成错别字。比如“徒”与“徒”,“茶”与“荼”,“钩”与“钓”,“刺”与“剌”,“冶”与“治”,“竟”与“竞”,“戎”与“戒”,“末”与“未”,“戊”与“戍、戌”,“奕”与“弈”等等。 偏旁相似造成错别字。比如“氵”与“冫”不分,“礻”与“衤”不分,“廴”与“辶”不分。再如:“笞”与“苔”,“概”与”慨”,“裁”与“栽”,“锭”与“绽”,“蒿”与“篙”,“孤”与“狐”;“块”与“炔”,“采”与“彩”等等。 4、音同形似致误。例如:把“嘘寒问暖”写成“虚寒问暖”,把“欢度春节”写成“欢渡春节”,把“才疏学浅”写成“材疏学浅”,把“惩前毖后”写成“惩前毙后”,把“不知所措”写成“不知所错”,把“恻隐之心”写成“侧隐之心”等等。 (二)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字形考查历是难点,其原因并不在题目本身有多难,而是因为考生在这上头漏洞太多。平时要认真对待,多积累,高考主要考查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错误率较高的词语,要把握住这一点。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提高识记的正确率和效率。常见的方法有如下一些: 1、抓住“义”,据义辨形。任何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三者的统一体,要正字,就应抓住三者的关系,以义为纲,据义辨形。简言之,就是从理解词义入手,去辨别字形,掌握字形。 了解“针砭”的“砭”是古代治病的石头针,就不会误为“贬”;了解“责无旁贷”的“贷”是推卸的意思,就不会误为“代”;了解“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就不会误为“服”;了解“各行其是”是“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的意思,就不会误为“各行其是”;了解“缴枪不杀”中的“缴”是“迫使交出”,就不会误为“交”;了解“莫名其妙”的“名”是“说出”的意思,不会误为“明”等等。 还应注意常用成语的。不了解成语典故的出处,容易出错。有些成语中的字,由于在头上就有了固定写法,固定意思,不能改动。比如“举一反三”的“反”,它的原意就是“回返”的意思,而“返”字是后起字,取代了“反”字的“回返”义项,但我们不能因此写成“举一返三”。再如“墨守成规”不能写作“默”,因其出自墨子守城的故事;“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 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磨尖了再去啄;古代的“砺”写作“厉”,磨刀石的意思,不能写成“励”。“破釜沉舟”说的是项羽攻打秦军的故事,“釜”一种烧饭的锅,不能写成“斧”。“班门弄斧”的“班”指鲁班,不能写成“搬”等。 2、抓住“形”,据义取字。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可以大大提高对形似字的分辨能力。如“燥”“躁”“澡”,前者有“火”,就有“干燥”、“燥热”;”躁”字有“足”,就有“躁动”、“暴躁”、“急躁”;后者有“水”,就有“洗澡”、“澡盆”。“狐”“弧”“孤”,“狐”为反犬旁,与兽有关,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