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史复习策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历史复习策略

(2010北京卷·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主题二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2010天津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 (2010海南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 山陵及宫阙);二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 * * 2011年陕西省新课程高考 历史复习策略 一、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历史复习的首位。 (2)按照新课程体现的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 观、社会史观组织复习。 (1)依据考纲,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二、关注热点,全面复习,切记猜题押题。 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但热点并非重点也是不争的事实。 三、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重视对试题的分析, 总结方法、技巧与规律。 四、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1)关注知识、概念的理解和对时空概念的整体性认识,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增加阅读,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多角度观察同一历史事物。 六、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比较总结。 在比较中找差异; 在差异中去理解; 在理解中更巩固。 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事件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进行有机的而不是僵硬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加深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认识。 七、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就是根据某个主题线索将其发展过程串起来的复习方法。实践证明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去记忆、理解,效果会更好。 总结归纳勤动手; 线索清晰效率高; 理解运用显功效。 学历史到底还要不要去“背”? 考查特点:直接考查准确的史实记忆; 准确记忆基础上的判断性考查; 熟练基础上的灵活运用。 体会:有效作答总离不开准确史实的记忆 A.试题“变着法子”大量考查了记忆性史实。 B.记忆过程伴随着理解、思考、迁移、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 C.熟能生巧。 基础知识是根本; 理解记忆显能力; 活学活用才升华。 (1)文明史观 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以生产力标准把握文明发展走向,构建主干知识结构。 农耕文明: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工业文明: 手工工场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物质文明: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知识经济 精神文明: 迷信、愚昧?科学化、理性化 政治文明: 专制?民主化、法治化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2)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的含义:亦称近代化。指的是从农业文明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