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尚书》早期流传初探 张伟保
戰國以前《尚書》流傳初探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張偉保博士
《尚書》乃上古帝王之書,原來只稱作《書》,至漢初伏生《尚書大傳》始專稱為《尚書》,由歷代史官紀錄而成。因歷代帝王不斷積累有關材料,故實際篇數難以估計。關於《尚書》的最早編纂和流傳情況,班固《漢書.藝文志》有以下說明:
《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篹焉,上斷於堯,下訖于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書者,古之號令,號令於眾,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語而
據此,在孔子編定《尚書》之前,其數目實不明確。葛志毅教授〈試論《尚書》的編纂資料來源〉認為:
《書序》孔疏引《書緯》曰:孔子求書,得黃帝玄孫帝之書,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以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侯》。絕非無稽之談。
吾等綜覽史籍和出土文獻,從沒發現有相近記載。緯書之不可信,似已為學者所公認。其中確指《書》3240篇,較《史記.孔子世家》說「古者詩三千餘篇」,更難取信於學者。而所謂「以百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侯》」更屬子虛烏有,乃是附會百篇〈書序〉而來。與漢成帝時張霸空造「百兩篇」亦屬相同的事例,當時已由劉向據中私古文《尚書》明證其偽。
現粗略估計一下:連同百篇《書序》的篇目,先秦古籍如《禮記》等曾引述《尚書》或涉及有關篇章名稱的共約120篇。加上與之性質相近的《逸周書》約70篇,兩者合共約190篇。此中或有重複和可疑者,然與此相比,伏生所傳的29篇今文《尚書》遠非完璧,已是十分確切。其中,春秋晚年,孔子以保存「斯文」為己任。又因其私人講學以取代「學在官府」,需要編訂授課的教材,《詩》、《書》的編選便十分自然。然而,誠如章學誠所說:「六藝非孔氏之書,乃周官之舊典也。《易》掌太卜,《書》藏外史,《禮》在宗伯,《樂》隸司樂,《詩》頌於太師,《春秋》存乎國史。」學術資料原是由「有司」保存,然自「官司失守,而師弟子之傳業,於是判焉。」
夫子創辦私人辦學,所講授者多屬傳統的科目。《史記.孔子世家》說夫子「以《詩》、《書》、《禮》、《樂》教」。然其教學條件的明顯差異,故其所授者已非與前代「王官之學」盡同。《孔子世家》又言: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後雖百世可知也……」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又言:
孔子冢大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
至于漢二百餘年不絕。
據《孔氏祖庭廣記》載,藏《書》者為孔鮒,孔子九代孫。「鮒字子魚,好習經史,該通六藝,秦始皇并天下,分為三十六郡,召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始議焚書,是時鮒知秦將滅,藏其家語、尚書、孝經等,安於祖堂舊壁中,自隱於嵩山,後為楚太傅,卒於陳下。」鮒子貞(十代孫),字子忠。貞子武(十一代孫),「為武帝博士,至臨淮太守,早卒。生子延年及安國。」保按:《孔子世家》指「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安國生卬,卬生驩」,與此異。據此,「早卒」者可能是武,即安國之父。又曰:「十二代延年,博覽群書,無所不備,武帝時為博士,轉少傅,遷大將軍,年七十一,葬祖墓北,生霸。」《孔氏祖庭廣記》卷六〈族孫〉條又載:「安國十一世(十二代?)孫也,治《尚書》為武帝博士。魯共王壞孔子舊宅壁中,得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悉還孔氏,故安國承制作書傳,又作古文孝經傳,亦作論語訓解,至臨淮太守。安國生卬、卬生驩、吉。」
由於《尚書》的內容多載古代聖君賢相治國安邦的言論,故很早已受到統治者的重視。例如,在周初政權建立之際,周公在《多士》篇指出「惟殷先人有典有冊,殷革夏命」的重要材料。此類珍貴典籍,大約就是《孟子》、《墨子》所引《湯征》一類文字的概括。又如周公在攝政七年後還政成王時,曾訓勉成王要愛護小民,勤於政事,應以商代三位明君為榜樣。周公說:
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其在祖甲,不義惟王,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痛),能保惠於庶民,不敢侮鰥寡。
周公所引述商代故事,恐怕是根據《商書》一類的材料加以概括而成。或言周公日讀《書》百篇,大概也是此類文獻。只是書缺有間,其詳不可得而聞也。因此,記載古代帝王治國大經大法的《尚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时代的为官之道’阅读心得 - 高雄市区监理所 - 公路总局.doc
- ‘台湾母语日’自编教材 - 嘉义县大湖国小.doc
- ‘文化’是不确定性的生活态度,无所不包.ppt
- ‘修正“放流水标准”增订第4条之1及修正第5条、第2条附表草案;及 .doc
- ‘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处理暨辅导案例修订及汇编 - 台中市黎明国中.doc
- ‘沾酱油式’的教与学,该改一改啦!--以‘逛百货公司’教学为例 ‘教 .doc
- ‘执行机关’栏 - 内政部营建署.ppt
- ‘应用资讯科技崭新教学’个案 - sites - hku.ppt
-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候选人简介(按 .doc
- ‘如何把金鱼街大变身’.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