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复习知识点汇总

地质学基础复习纲要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目前特别是研究地壳的一门科学。洋脊:分布于海底的巨大的山脉,它延伸于四大洋,长达数万公里。大西洋大陆边缘进一步划分:地球的平均半径:R=6371.004km地温梯度: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一百米所升高的温度。海底为4—8度,大陆为0.9—5度,平均约3度。地表以下依温度的分布状况和热源的分层:外热层——其地温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常温层——其地温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温度。 内热层——常温层以下的温度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地磁场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合称为地磁三要素软流层:深度约60—250公里区间,其物质的塑性明显增大,局部地段呈现出液态。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地球的表层,它由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层和其上的地壳组成。地球内圈的划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地震波的主要类型: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产生纵波(P波)和横波(S波),P波传播快,可在固体或液体中传播。S波传播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力引起的地球或地壳内部物质组成、结构以及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由内力引起的地壳的缓慢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依方向的分类:升降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上升运动或造陆运动;下降运动。水平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的运动。水平挤压或造山运动;水平拉张或造谷运动。地震依震源深度的分类:从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浅源地震——不超过70公里, 占72.5%;中源地震——70—300公里之间, 占23.5%;深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 占4 %。地震的成因分类:分为人工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等四种成因类型。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全球地震的分布规律:板块:岩石圈被分割成若干个既不连续又相互“镶嵌”起来的球面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块运动,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的边缘造成应力的积累和应变能的突然释放,从而形成地震。因此世界主要地震带位于各大板块边缘地区。岩浆作用:是指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岩浆依二氧化硅含量划分的基本类型:超基性岩浆— 小于45% 基性岩浆— 45-52%中性岩浆 — 52-65%酸性岩浆 — 大于65%岩浆作用的类型: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又称之为火山作用。岩浆的侵入作用:地下深处岩浆往上侵入到上覆围岩中冷凝固结成岩的作用。常见的侵入岩体的产状:变质作用:地壳内早已存在的岩石,当原有的物化条件改变时,其自身也发生相的改变,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影响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常见的变质作用类型:动力变质作用:它是以定向压力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变质作用,它发生于构造运动强烈的断裂带当中——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作用:它是由岩浆作用侵入围岩所引起的变质作用,它发生于侵入岩体的边缘地带。区域变质作用:它是指广大地区或地壳的不同深度内,由于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起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它是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度的一种超深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风化作用:在地表附近的条件下,坚硬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风化壳:残留下来的风化产物 在陆地上构成了不连续的薄层叫风化壳。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剖面上风化壳的分层:底部为未受风化的岩石,习惯上称之为基岩、半风化的岩石、残积层、土壤层。物理风化的方式:岩石释重、岩石的热胀冷缩、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又称冰劈作用、岩石空隙中盐类的结晶与潮解。化学风化的方式: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合作用、水解作用剥蚀作用:流动介质对地表岩石的破坏作用。搬运作用:流动介质将母岩风化剥蚀产物搬离原地的过程。沉积作用:搬运物终止搬运堆积下来的作用。侵蚀作用依方向的分类:下蚀作用——使河床不断降低的侵蚀作用,又称下切作用侧蚀作用——使河床两侧遭受破坏的侵蚀作用流水搬运碎屑的方式:在流水速度一定的情况,搬运的碎屑依其大小,分别从三种方式向下游方向搬运:推运——砾石、粗砂;跃运——中砂、细砂;悬运——粉砂、泥。(河流的搬运以悬运为主)河谷要素有哪些:谷底——河谷底部较为平坦的部分河床——谷底上河水占据的沟槽河漫滩——谷底上除河床外的其余部分谷坡——谷底至分水岭的斜坡河流阶地——谷坡上出现地势较平坦的地段简述河流构造阶地的形成过程。在构造运动保持长期稳定的情况下,河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