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诉讼实务第2章违法解雇诉讼 - 北律云tba cloud - 台北律师公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實務處理策略考量 為免違法解僱訴訟過於繁雜、聲明項目多而導致備多力分,多數違法解僱訴訟中並未就此部分同時聲明請求。此並非勞工律師疏忽沒有想到而未求償,常係考量訴訟布局、避免紛爭太過細化與複雜化進而影響案件成敗後的決策。 事實上待違法解僱訴訟勝訴確定後,再請求也還來得及。假如請求權基礎是本於契約關係債務不履行損賠請求權,則其請求權消滅時效為15年,通常狀況下都仍可請求。 最高法院72台上369號判決指出「勞工與投保單位之間,乃具有私法上之委任關係,從而勞工由同條例第72條第2項規定所取得對投保單位之損害賠償債權,自不能謂非因投保單位不履行債務而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依民法第125條規定,其消滅時效時期間為15年。」(87台上2540判決意旨同),可資參照。 * 明理法律事務所 2016/10/11 原告假執行之聲請 原告前述各項聲明中除確認聲明不適於聲請假執行外,其餘均為金錢給付請求自得聲請假執行。 實務上較有疑義的是有關請求到復職日止工資之請求,就超過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日迄至復職日止這一部份工資核屬將來給付之請求,是否適於假執行宣告?有不同見解。 有謂「就財產權之將來給付訴訟之判決,因履行期尚未屆至,性質上不適於宣告假執行。」者。 但實務通說認為「就財產權之將來給付訴訟,在判決時履行期固尚未屆至,惟在判決確定前仍有屆清償期之可能或有部分屆清償期,不能謂無宣告假執行之實益,故仍應依聲請宣告假執行。蓋關於財產權之訴訟,法律並未明文規定不得就將來給付訴訟之判決為假執行之宣告,在無損於債務人利益之前提下,於判決確定前祇須債權人能釋明,仍應依聲請假執行之宣告」(臺高院暨所屬法院89年法律座談會第37號法律問題研討意旨參照,另台高院90家抗186裁定意旨同)。不過有部分法庭仍採否定見解,常要勞工訴代更改聲明捨棄自言詞辯論終結日後至復職日止這一部份工資假執行之聲請。 * 明理法律事務所 2016/10/11 第六項、雇主(被告)之答辯聲明 被告(雇主)答辯聲明與一般訴訟被告之答辯聲明並無不同,通常即聲明「原告之訴駁回,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原告如有聲明願供擔保請准假執行者,則併聲明駁回(原告)假執行之聲請,並為供擔保免假執行之聲請。 但本文建議只要原告之訴為給付聲明(且適於假執行者),無論原告有無聲請假執行,被告應一律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之聲明,理由如後: 一、原告之請求屬於民訴第389條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之案件,此時法院判決原告勝訴,無論原告有無聲請假執行,法院均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二、原告之請求有可能原非屬民訴第389條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之案件,但法院判決原告一部勝訴,勝訴部分剛好落入民訴第389條之範圍,此時法院亦必須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實務上常見此時法院會忽略忘記同時宣告)。 * 明理法律事務所 2016/10/11 被告應聲明免為假執行之原因 上揭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之第二類型案例,例如原告原請求被告給付75萬元,原告並未同時聲明願供擔保宣告假執行,此時就該請求金額言,並非屬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案件,原告有可能純僅是「疏忽」忘了應聲請假執行,但此時被告認為既然原告並未聲請假執行,被告方面自無先聲明「免為假執行」之必要。(有時被告聲請免為假執行,還被法官曉諭撤回聲請。) 但世事難料,有可能判決結果為原告請求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一部有理由部分判決原告勝訴(假如判決被告應給付原告45萬元)、一部無理由部分判決原告其餘之訴駁回。此時原告勝訴部分剛好落在民訴第389條第1項第5款「所命金額未逾新台幣五十萬元」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之範圍內,法院必須依職權宣告假執行(無論原告有無聲請)。 * 明理法律事務所 2016/10/11 被告漏未聲明免為假執行之事後緊急救濟 上揭情形下假如法院漏未宣告假執行者,依民訴第394條第1句「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未宣告,準用第233條之規定。」換言之,法院應依職權或依聲請為「假執行」之補充判決。(北院99訴96號、新北地院95訴2393判決等參照)。 此時假如被告並未聲請「免為假執行」者,就會發生原告可執第一審宣告假執行之判決聲請強制執行,而被告面臨立即遭執行,卻無法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窘境。 因此,被告(訴代)應謹記在心,只要有假執行之風險,不論原告有無聲請假執行,被告均應「事先」聲明如受不利判決時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縱使一開始被法院認為此為無益、多餘的聲明曉諭應撤回時亦應堅持。) 設如被告一審並未聲明免為假執行,然已就對其不利之第一審判決提
文档评论(0)